![]() |
|
|||
地下辦案室、防撞隔音軟包牆、無銳角桌椅家具,全視角視頻聲頻監控攝像頭……在民眾眼中,『落馬』貪官、腐敗分子認罪的地方總是籠罩著一層特別神秘的面紗。昨日,南京市人民檢察院多年來首次對外開放了該院主要辦案基地,展現了檢察機關乾警查辦案件的『第一現場』。
位於南京市新街口附近的南京市人民檢察院大樓,在鬧市區眾多高樓間顯得很普通。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這棟灰色大樓的地下一層,就是檢察機關辦案的重要基地。近年來,該院的大案要案幾乎都曾在這裡查辦,不少『落馬』高官曾被送到這裡接受訊問。
當天,記者乘坐檢察院大樓的電梯直達地下一層,略顯低矮的天花板安裝著明亮的射燈,並非一般人想象中的那樣陰暗壓抑。在『南京市人民檢察院辦案工作區』幾個大字的右手邊,就是一扇安著數字密碼鎖的安全門,在安全門的左側,是直通地下車庫的走廊。據南京市檢察院法警支隊龐警官介紹,這是方便嫌疑犯和證人可以從車上直接進入辦案區,減少在地面曝光。
進入安全門,走在走廊上,記者明顯感覺安靜的讓耳膜有點不適應,整個辦案區的內部牆壁全部『軟包』,由厚厚的軟布包裹,不僅隔音而且防撞。在五六間敞開著門的訊問室裡,房間中央放置著一張到兩張桌子和幾張椅子,所有的桌椅家具都沒有棱角,均為『軟包』。每個訊問室的牆壁上掛著的電子屏幕都顯示著當日的日期、時間、房間溫度、濕度等訊息。房間上方的三個牆角裝有攝像頭,全方位監控訊問室內部。
除了訊問室,在辦案工作區內,還有一間24小時監控室,房間內牆壁上掛著的電視屏幕裡有各個訊問室裡的監控實時視頻,『辦案人員使用訊問室必須在這裡登記信息。』龐警官翻開桌上放的記錄本,向記者介紹。
還有一間醫務室,用於被詢問人員突發疾病時使用,室內牆壁上顯著標注著值班醫務人員的工作單位、姓名和聯系電話。以及心理測試室用於對嫌疑人使用心理測試儀器。
『在這裡,即使是衛生間牆壁也全部都是「軟包」』龐警官介紹。打開這裡衛生間的門,記者可以看見裡面的小間裡有一個蹲坑,上面罩著一層塑料膜,為防止銷毀隱藏證據,這裡沒有下水道。
『江蘇省高級人民檢察院對於所有查辦案件區域的裝潢設施都有明確要求,所有辦案區域每兩年需接受一次審查後頒發合格證。』龐警官指著牆上掛著的2012年頒發的『江蘇省檢察機關辦案工作區合格證』告訴記者。
在參觀過程中,當記者問到是否還會出現老百姓想象中的辦案『刑訊逼供』時,龐警官告訴記者,如今,訊問室的使用實行『看管分離』、『審錄分離』、『管用分離』,只要進入房間,就開始錄像。如果有什麼不規范的,我們都要及時制止和匯報。
在檢察院大樓的14樓,記者看到了該院的遠程監控室,在房間裡的大屏幕上,可以調看每一個訊問室的監控錄像。『不僅僅是這棟大樓的辦案區域可以看到,全南京市52個辦案場所以及12個接訪中心也都有視頻、聲頻的監控連接到這裡的電腦上。甚至江蘇省人民檢察院也可以隨時調看各個場所的監控錄像。』南京市檢察院檢務督察室的劉姓主任向記者介紹。
劉主任告訴記者,2008年4月,南京市檢察院就在全國首創利用監察網絡對執法辦案場所和舉報接待場所實施遠程監控,通過這種手段和現有的網絡技術,對執法辦案場所和舉報接待場所的檢察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和遵章守紀等各方面進行遠程督查。『一開始,很多辦案人員不適應。多年來作為一項制度堅持,現在已經基本見不到查辦案件違規行為了。』
該院反貪局副局長駱曉剛介紹,現在對嫌疑人的訊問都有全程錄音錄像,每個案件有三份錄像備份,由相關部門封存,一旦在法庭上發生爭議要求提供錄像,將作為證據參考。『我們實行的是責任倒置原則,查案人員提供不了錄像,就是承認了查案時有違規行為。』
南京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陸曉敏告訴記者,過去只有對嫌疑人進行正式『談話』的時候纔會使用同步錄像,現在是只要接觸嫌疑人就要錄像。『相對而言,對於證人的訊問到去年還沒有錄像,有些辦案人員在調查取證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語言上的違規。』他強調,但從今年開始,對於證人的訊問也要求同步錄像,對於辦案人員的文明執法將更加嚴格。 (記者申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