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劉大哥,別客氣,您選擇了天津永安公墓,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您從這麼遠的地方把骨灰盒交我們,您就放心吧!我們一定好好完成迎接親人這項使命!”
3月1日晚11點30分,迎靈車司機譚泉在天津機場候機樓對客戶劉先生說道,譚泉與禮儀兵王冰源、李豔敏在深夜前往機場迎接劉先生父親靈骨令家人感動。
1964年,劉先生父親26歲,是部隊的一位電力工程兵,本可以選擇回到天津地方部隊工作,但那年國家要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前往條件艱苦的邊疆進行生產建設。劉先生父親以“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以一句:“邊疆建設需要我。”不顧家人反對,離家萬里,與母親一起攜手前往新疆,這一別就是50年。

1978年,劉先生父母被調配到條件更艱苦、更遙遠的和田地區(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南端),來到和田地區工作的劉先生父親,發現和田地區老百姓夜晚還生活在沒有電的日子裏,就說:“我這輩子一定要讓和田人民通上電。”之後的劉先生父親,艱苦奮鬥、認真鑽研,發揚新疆建設兵團“充滿活力、凝聚人心、催人奮進”兵團人精神,成爲了和田地區電力建設的主工程師,與戰友一起,一點一點的讓和田大多數地區通上了電。先後被評爲新疆建設兵團“優秀共產黨員”、“電力事業終身傑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2013年7月5日清晨,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的和田民豐縣安迪爾鄉塔庫木村,儘管屋內已經很亮,99歲的買買提·依明老人還是情不自禁地拉亮了電燈,“我就想看看這個小太陽還亮不亮,萬一又不亮了怎麼辦。”老人笑嘻嘻地說。老人的這一拉可謂是了卻了劉先生父親一生的心願,據新華網報道,截止當天,和田地區最後兩個“無電鄉”順利通電。劉先生父親終於完成了“我這輩子一定要讓和田人民通上電”的心願。
11月15日,劉先生被評選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最美兵團人”。2014年2月,76歲高齡的父親安然去世。劉先生母親說:“老頭子爲邊疆建設付出了一輩子,現在終於可以榮歸故里了,走的那天還笑着說‘我走後,把我帶回我日思夜想的天津吧’。”
2014年2月,劉先生選擇把父親安葬在永安,並希望在3月2日讓父親長眠故土,劉先生說:“父母是60年前的3月2日離開天津前往新疆的,整整60年過去了,希望父親可以在這一天在故鄉的土地上好好休息。”
由於路途近萬里,輾轉汽車、火車,還要經過兩次轉機,要在深夜11點半才能到達天津。爲了保證第二天的順利安葬,永安迎靈車司機與禮儀兵王冰源、李豔敏深夜前往機場迎接靈骨,並安穩順利地將劉先生父親靈骨接回永安公墓。
“讓我們送親人最後一程……”3月2日,劉先生父親的靈骨在安葬師陳華山的護送下,安穩入眠,四位禮儀兵以向劉先生父親致以最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