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全國大氣污染最爲嚴重的區域,其中河北省又是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從2013年開始,河北省花大力氣、下大決心治理空氣環境污染,重點對環境污染大的鋼鐵、水泥、火電、玻璃“割尾巴”進行重拳治理。
河北省的大氣污染可以概括爲:總體污染重,區域差異大,特徵污染物貢獻比重高,污染源點多面廣,過量排放主因突出,外在誘因作用明顯。2013年,河北省平均達標天數129天,達標率平均爲35.3%;重度污染以上天數(80天)佔21.9%。
面對着嚴峻的減排形勢,河北省對於治污經常講出的就是四個字“壯士斷腕”,犧牲GDP和財政收入,也要將環境問題列入頭號問題、列入全省解決的第一件大事,他們提出了要用五年時間甩掉重污染帽子。
怎麼甩?河北省先從四大支柱產業鋼鐵、水泥、火電、玻璃“割尾巴”。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殷廣平說:“我們要治理就要牽對‘牛鼻子’,這四大行業是污染大戶,總量大,產能過剩多,治理好這四大產業,將對減排有着重要意義。”
爲此,2013年,河北省四大行業減排成效:壓減鋼鐵產能1374萬噸、淘汰電力行業產能14.65萬千瓦,壓減水泥產能1716萬噸、平板玻璃產能1488萬重量箱。2014年,河北省再提出壓減1500萬噸粗鋼、1000萬噸水泥、1500萬噸煤、1800萬重量箱玻璃。
不僅加大了割尾巴的決心,河北省還自加壓力,將生態環保的考覈列爲各級政府、領導幹部考覈的重要內容,將原來8分分值提高到了20分,給幹部“緊緊扣”就從降低了地方保護主義、幹部不作爲的風險,讓幹部們首先樹立起了生態環保的嚴重性意識。同時,他們還將國家的“大氣10條”擴充爲50條,增加了具有河北省特色且對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的新要求、新做法,將國家規定執行鋼鐵、火電、水泥等行業顆粒物排放特別限值的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四個城市外,主動將邢臺、邯鄲兩個市納入執行範圍,顯示出了堅決的治污決心。


淘汰落後產能意味着企業的關停並轉,僅今年的“三查”行動中,河北省就取締了非法企業1329家,限期整改1154家,掛牌督辦124件。關停並轉意味着動了別人家的“飯碗”,其間的阻力、壓力工作人員們不是沒有遇到過。
保定市環保局副局長王金甫告訴記者:“遇到過不想關停的,遇到過治理後背地裏偷偷生產的,但是,現在環境空氣的問題已經到了必須治理的時候了,我們開展了專項治理行動,取締了小塑料、小冶煉、小灰窯共計4757家,提產治理164家,建立了縣鄉政府、環保、公安聯合執法,用司法手段強力打擊了小企業反彈的聯防聯控機制。”
2013年河北省重污染天氣天數最多的是省會石家莊,共有151天。爲此,石家莊先後開展了“利劍斬污”行動、“春雷”行動,打擊各類非法採礦行爲,關停礦山21家,加快淘汰黃標車等。石家莊市政府副祕書長、大氣辦常務副主任馬立寧說,針對治理後的監管問題,石家莊市實施了錯時執法,開展不定期、不定形式的檢查,尤其加強夜間和節假日的執法監督,突出治理“打游擊”,並對可能出現的瀆職問題,開展交叉執法,堵住人情缺口,消除執法盲點。
一系列的重拳行動,讓石家莊市的空氣質量得到了改善,2014年1-3月份,石家莊二級良好以上的天數爲13天,同比去年優良天數增加了7天,嚴重污染天減少了11天,優良率提高了7.7%,主要污染物和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不斷降低。
“割尾巴”是在做減法,河北省還提出了做好“加法”,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周軍堂介紹說,河北既要做好減法,更要做好加法。爲此,河北省實施“三個一百”工程。在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三個領域分別選擇百家重點企業,引領和帶動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立足“有中生新”,着力在完善產業鏈條、提升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深入推進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加快“無中生有”,在新能源、電子信息和生物製藥等有比較優勢領域和海洋經濟、高端裝備製造等有發展潛力的產業,打造新的增長極,在結構優化、升級轉型的同時,確保國民經濟的平穩增長和發展的質量。(記者霍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