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天津 民生 津抖雲 文娛 體育 財經 地產 IT 汽車 時尚 教育 健康 場景秀 文旅 工作室

【新聞背景】近日,山東省政府法制辦公布《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修訂草案)》,公開征求社會意見。草案亮點頗多備受關注,其中立法保護老年人不被子女『啃老』更是引起網友熱議,網絡上有叫好聲也有強烈的反對聲。


山東省擬將『啃老』問題寫入法律,雖然具有了相應法律效力,但是在執行層面上,可能卻要遭受傳統家庭觀念與現實社會生活雙重方面的挑戰。中國文化非常重視家庭,老年人在傳統家庭觀念的影響下,法律雖然給予了老人們拒絕『啃老』的權力,但是面對子女的求助,絕大部分人卻很難狠下心來。另一方面則是現實生活對實施『嚴禁啃老』的阻撓,對 『啃老族』的主力軍來講,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在工作上處於起步階段,再加上買不起房、結不起婚等這些社會『通病』的影響,自身物質條件並不能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所以年輕人在生活上尋求一定的經濟幫助也得到了長輩的理解,也更突顯出了『嚴禁啃老』在執行方面上遇到困難重重。


山東省此次擬將『啃老』入法與2013年『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有著相似之處,主要的目的是為老年人提供相應的法律保護,雖然將道德層面問題寫入法律的初衷雖好,但是法律也並非萬金油,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嚴禁啃老』等條款也可能會因為法律在道德層面上存在著局限性、缺乏操作性而損害法律的尊嚴,落得與『常回家看看』一樣的尷尬境地。『啃老』與『常回家看看』現在已經不能單單視為單純的家庭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在社會競爭壓力大的今天,房奴、車奴、孩奴往往成為了大部分年輕人的代名詞,而『常回家看看』對於漂泊在外的打工者更是一件奢侈品,僅僅通過法律的約束與倡導很難改變『啃老』等此類問題的現狀。所以想要全面改善『啃老』問題要避免『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除了給予老人拒絕『啃老』的權力,更重要的是保障年輕人自身有條件避免『啃老』,給足年輕人『斷奶』的勇氣,從本質上改變『啃老族』生活的現狀,提供更多的就業渠道,讓年輕人在居住、結婚、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更多優惠,全面降低年輕人面臨的生活壓力,從根源上解決『啃老』問題。

改善『啃老』風氣 需要入法入心雙保險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孝道文化的含義越來越豐富。新『24孝』行動標准中就將『教會父母能上網』、『每周不忘打電話』等與時俱進的關愛敬老行為納 入其中。不過,行動標准只是一種倡導,而這次迎來『大修』的《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就擬將部分行動標准上昇到立法層面。【詳細>>

『啃老族』入法 純粹多此一舉

摘要: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瑣事,一地雞毛,將『啃老』這種『家務事』,上昇到法律層面加以規定,其效果能有多大是值得懷疑的。血脈相通,親情相連,當子女開口尋求父母幫助時,尤其是在『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面前,又有多少父母能忍心坐視子女的需求而不管?【詳細>>

防啃老入法是父母的最後一道防線

摘要:啃老成為一個社會現象,既有中國特有的國情,也和人們的觀念相關。多少年來,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古訓』,讓中國的父母在養育孩子上不僅甘願傾其所有,而且 奉獻畢生,所謂『願打願挨』。但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孩子就一定孝順,若不幸攤上個白眼狼玩命似的一啃到底,就只能自認倒霉。【詳細>>

『啃老』入法雖然會對年輕人有一定約束,但是在外界生活壓力下,『啃老』入法或許顯得有些無奈。改善『啃老』問題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政府除了在法律上的約束倡導,更應該標本兼治,培養年輕人獨立自主的意識,從教育、就業、住房等各方面下手,降低年輕人剛入社會即被各種因素重壓得不知所措的情況。

北方網新聞客戶端 關閉
北方網微博網友千人伊面: 啃老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啃一個願挨。
北方網網友qfy79: 我也想靠自己去買房子住,但現實情況不允許呀,3000元不到的工資,靠自己的力量買房有些緊張,說來說去還是要靠父母的資助呀。
北方網微信網友那片黃葉: 我以後也會給我孩子啃的,現實就是這樣。。
北方網微博網友平民也憤怒: 要解決這個現象,就要房價下跌,物價下跌,工資上漲。
北方網微信網友快樂兔年: 現在的孩子們,可是沒有我們那個年代的付出與奮斗精神了。
北方網微信網友一縷柔風: 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適當的啃老者是無話可說,而那些懶惰、沒事業心、沒責任心,心安理得的啃老族真是可悲、可嘆、可憐、可惡啊!
北方網微博網友風如凌: 某種意義上說,是這個社會逼著啃老。。。
 
 
編輯:張麒麟
父母都想給子女最好的,此謂『可憐天下父母心』,但父母心甘情願的資助和一味向老人索取,性質大不一樣,關鍵是子女心中是否有一顆感恩的心、一份回報的情和令人稱贊的行動。
 
編輯:鄭津
『啃老』現象如今已經成為了社會問題,因此,確實需要有外部壓力來促使這種現象發生轉變,這個時候,出臺相關的法律規定顯然很有必要。
 
編輯:鄧坤偉
啃老一族的出現有著很復雜的社會背景,與當下青年生活的大環境有關,但其中還夾雜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遺留,可見這是一個成分復雜的社會問題。該問題絕不是頒布一條法例就能解決的,或許通過爭論,可以拋磚引玉,讓我們得到更多的角度去觀察,去認識。
 
編輯:尹辰辰
立法並沒有禁止孩子尋求幫助,傳統道德觀念與法律條文並不矛盾,入法只是保障老人的權利而已,老年人願意幫可以幫,不願意幫可以拒絕。
 

新聞中心 包天墅

監制:梁宏峰
頁面制作:李孝樂
內容編輯:鄭津 鄧坤偉
          尹辰辰 李彤 張麒麟
策劃出品:北方網新聞中心
欄目熱線:022——23601711

Copyright (C) 2000-201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