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0日是中國首個烈士紀念日,全國各地舉行公祭。
上午,身着深色服裝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天安門廣場,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的小號手吹響了烈士紀念日號角。領導人們同現場各界代表高唱國歌、肅立默哀。少年兒童面向紀念碑唱響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禮兵將九個花籃擺放到紀念碑基座上。習近平等領導人登上基座,在花籃前駐足凝視。隨後,習近平邁步上前,仔細整理花籃緞帶。
一個月前,中國最高權力機關通過決定,將9月30日設立爲“烈士紀念日”。
官方透露,約有2000萬名烈士爲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許多先烈沒有留下姓名。
輿論認爲,設立烈士紀念日,是以國家最高禮儀表達對英烈的銘記,可以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紀念活動也在全國展開。
在京郊的李大釗烈士陵園,人們在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的漢白玉雕像前鞠躬、獻花。上世紀初,他是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之一,他後被北洋軍閥殺害。臨刑前他說:“不能因爲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
約一千人在河南蘭考縣的焦裕祿烈士紀念園參加紀念活動。50多年前,時任縣委書記焦裕祿在貧窮的蘭考治沙扶貧,贏得民衆的熱愛。他病逝後被追認爲烈士。
焦裕祿烈士紀念園管理處副主任張繼焦說:“我們來紀念,就是不忘今天的幸福從何而來,並向那些真正爲老百姓謀福利的好黨員學習。”
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八位烈士的九位親屬一早就來悼念。75歲的蘇婉在紀念碑前三鞠躬。她的父親被稱爲“飛將軍”,1940年曾駕機遠征日本,撒下萬張和平傳單。
公墓旁的黑色花崗岩紀念碑上,用中、俄、英三種文字鐫刻了二戰期間在中國犧牲的3000多名中、美、蘇航空烈士的名字和生平事蹟。
30日一早,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的醫護人員排着長隊,次第將手中的菊花放在院內葉欣烈士的漢白玉半身塑像下。現場有人朗誦詩歌:“你走了,依然會有戰爭,依然會有陰霾,別怕,我在,我在,我們都在……”
2003年“非典”襲擊中國,二沙島分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在疫情一線連續奮戰近兩個月,染病去世。在中國大陸因“非典”死亡的340多人中,三分之一是一線醫護人員。
在海拔4700多米的崑崙山口,途經索南達傑烈士紀念碑的大車司機爲他鳴笛致哀,一些人還按藏族傳統撒風馬紙祈福。這可能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烈士紀念碑。
20年前,藏族基層官員索南達傑爲保護瀕危的藏羚羊被盜獵者殺害,他的事蹟因一部電影在中國家喻戶曉。索南達傑犧牲後,骨灰撒在了他生前守護的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他的兒子索南旦正繼承了父親的事業。
在互聯網上的虛擬紀念館,悼念者爲張志新烈士點燃香燭,送上鮮花。張志新在“文革”中因爲替劉少奇辯護、反對個人崇拜而被迫害至死。“文革”結束後,張志新被追認爲革命烈士。
“在烈士紀念日追思張志新,是時代的需要和進步。”曾採寫關於張志新長篇通訊《一份血寫的報告》的《光明日報》記者陳禹山告訴新華社記者,“張志新追求正義、堅持真理,她無愧英雄的稱號,是社會的良心所在。”
中國民政部門目前每年認定約300名烈士。去年新認定的烈士包括在蘆山地震救援中被落石擊中喪生的女志願者汪策,以及上海兩名在救火現場犧牲的“90後”消防員。他們的事蹟被中國媒體廣泛報道。
在海外,還有多處中國烈士的陵園,已有多位中國維和部隊人員在執行任務中犧牲。人們也來到他們的紀念碑前祭奠和緬懷。
井岡山大學副校長王伴青30日在江西吉安市白鷺公園的烈士紀念塔前肅立。2004年,時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王伴青就建議設立“革命烈士節”。
“一等十年,心裏的一塊石頭落地了。”他說。
王伴青表示,他現在的目標是關注烈士子女和後代的生活狀況,幫助提高他們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