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經濟
德國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國,經濟總量居歐洲首位,世界第四。德國工業側重重工業,汽車和機械制造、化工、電氣等部門是支柱產業。食品、紡織與服裝、鋼鐵加工、采礦、精密儀器、光學以及航空與航天工業也很發達。主要工業部門的產品一半以上銷往國外。中小企業是工業的中流砥柱,專業化程度和技術水平較高。2013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27376億歐元,增長率0.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2280歐元。國民總收入21188億歐元。
【資源】德國是自然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除硬煤、褐煤和鹽的儲量豐富之外,在原料供應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2/3的初級能源需進口。天然氣儲量約3820億立方米,能滿足國內需求量的1/4。硬煤探明儲量約2300億噸,褐煤約800億噸;其他礦藏的探明儲量為:鉀鹽約130億噸,鐵礦石16億噸,石油5000萬噸,天然氣約5000億立方米。東南部有少量鈾礦。森林覆蓋面積為1076.6萬公頃,佔全國面積約30%。水域面積86萬公頃,佔全國面積佔2.4%。
【工業】2012年,工業企業(不含建築業)總產值6147億歐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3.2%。2011年工業就業人數(不含建築業)712.2萬,佔國內總就業人數(4110萬)的17.3%。工業結構及特點:(1)側重重工業。汽車和機械制造、化工、電氣等部門是支柱產業,其他制造行業如食品、紡織與服裝、鋼鐵加工、采礦、精密儀器、光學以及航空航天業也很發達。(2)高度外向。主要工業部門的產品一半以上銷往國外。(3)中小企業是中流砥柱。約2/3的工業企業僱員不到100名。眾多中小企業專業化程度強,技術水平高,靈活性強。(4)壟斷程度高。佔工業企業總數2.5%的1000人以上的大企業佔工業就業人數40%和營業額的一半以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
【農牧業】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2012年共有農業用地1666.7萬公頃,約佔德國土面積的一半,其中農田面積1183.4萬公頃。2011年農林漁業就業人口65.9萬,佔國內總就業人數的1.6%。
全球最大農業和食品博覽會——柏林國際綠色周:始於1926年,最初僅是個地區性的商品交易會,如今已發展成為世界性農業博覽會。
【服務業】包括商業、交通運輸、電信、銀行、保險、房屋出租、旅游、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部門。 德國鼓勵發展『補充養老保險』
【旅游業】旅游業發達。每年有大量國內外游客在德國旅游,2012年旅游過夜共4.07億人次,其中國內游客入住約3.38億人次,外國游客約0.68億人次。有各種旅館54949家,床位355萬個。著名景點有科隆大教堂、柏林國會大廈、波恩文化藝術展覽館、羅滕堡、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館、海德堡古城堡、巴伐利亞新天鵝石宮和德累斯頓畫廊等。 慕尼黑啤酒節
【交通運輸】交通運輸業十分發達。公路、水路和航空運輸全面發展。特別是公路密度為世界之冠。2012年,德國貨運總量約42.9億噸,其中公路運輸總量33.11億噸,鐵路3.66億噸,內河2.23億噸,海運2.95億噸。
【財政金融】2012年德公共財政總收入11717億歐元,總支出11822億歐元,國家財政預算總赤字105億歐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約0.4%。截至2010年底,國家負債總額20117億歐元,佔國內生產總值78.3%。截至2013年9月,德國聯邦銀行黃金儲備約3390.6噸,價值1500億歐元。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債權為83.7億歐元,外匯儲備為273.3億歐元。中國銀行在法蘭克福正式啟動人民幣清算行服務德國央行為什麼把黃金搬回家
【對外投資】2012年,德對外直接投資520.88億歐元,主要目的地是荷蘭(245.06億歐元)、英國(155.09億歐元)、比利時(67.61億歐元)、盧森堡(61.51億歐元)美國(52.88億歐元)。
【對外援助】官方對外援助主要以財政合作(提供優惠貸款)和技術合作(免費派遣專家、提供設備及培訓人員等)方式進行。2012年德政府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發展援助為131億美元,佔國民總收入的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