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5日上午,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國家會議中心南側的APEC會議周註冊中心,數十名大學生志願者正在爲參會代表準備會議包。每個會議包的重量將近10斤,裏面裝着六件禮品,集中展現中國傳統文化。據瞭解,目前已有4400多名代表領取了會議包。一位志願者自豪地說:“小小的會議包,已成爲APEC會議周‘北京服務’的首張名片。”
根據國際慣例,北京市爲2014年APEC參會代表準備了會議包、禮品和紀念品,統一由市籌備辦會務服務部負責發放。此次會議預計要發放11000個會議包,每個會議包裏裝有英文版會議手冊、紙質筆記本、簽字筆、筆筒、APEC紀念徽章和紀念郵冊,總重量達4.5公斤。
爲了高質量完成會議包準備及發放任務,會務服務部專門成立會議包發放小組,抽調2名工作人員並安排了64名志願者,這些志願者來自清華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高校。7人成立工作小組,用流水作業的方式分工配合,把六個不同箱子裏的禮品裝到同一個手提袋裏。僅需37秒,就能裝完一個完整的會議包。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大四學生李兆辰告訴北青報記者,由於學校離APEC會議周註冊中心較遠,上午值班時,早上5點多就要起牀,確保趕上6點的班車。志願者的工作職責不僅是分裝會議包,還要提到門口,放到各國代表派來的車上,是個體力活兒。雖然有64個志願者,但三分之二都是女生。一個會議包近10斤重,忙碌的時候,每個人雙手要提四個會議包往門口送。美國代表團領取了1200餘個會議包,8名志願者幫着美國代表搬運,連續忙碌了四個小時,非常不容易。
據會議包發放小組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有美國、俄羅斯、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領取了會議包,共發放了4403個。會議包的發放要做到零失誤、零差錯,從運輸到分裝、從發放到清點,每個人都要嚴謹細緻,不能有絲毫懈怠。分裝和發放會議包的工作要一直持續到11日晚上18時,工作人員及志願者們將繼續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打造APEC會議周的“北京服務”品牌。
揭祕
參會代表的會議包裏裝了什麼?
1.會議手冊:全部使用英文,介紹安排等內容。翻開封面,在封二的位置有一張二維碼,用手機微信掃描後,可關注“APEC2014掌上新聞中心”,既可以瞭解會議的最新動態,還可提供預定申請,這在APEC媒體服務歷史上尚屬首創。
2.紙質筆記本
3.簽字筆
4.筆筒:準確說是“相框筆筒”,長方形的木質筆筒,正面增加一個翻蓋,內側可以放入個人照片,筆筒上雕刻着京劇人物等“中國元素”。
5.APEC紀念徽章:金黃色的徽章可以別在胸前,上面有本屆APEC會議的會標及“APEC2014”字樣。
6.紀念郵冊:厚厚的一本紀念郵冊最能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郵冊包含10組郵票,票面上印有書法和水墨畫作品、京劇臉譜、青銅瓷器、紅樓夢經典人物、頤和園等北京代表性景觀,共3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