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加強協同創新 服務經濟發展
天津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張安民
科技創新就是把研究成果在生產中應用,爲我國的技術進步和生產效率、工作質量的提高發揮作用。現結合“科技南開”建設,我將多年的科研工作心得彙報如下:
科技創新要爲經濟社會服務。鄧小平同志於1988年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說明科學技術是社會性的,是生產中的關鍵要素。但是,科學技術要成爲生產力,並在社會實踐中發揮作用,還要經過由科學到技術再到應用的轉化。我認爲,科學技術中的科學和技術要分別看待。科學是探究自然和人文現象、發現規律的活動,而技術是應用技術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因此,我們的科研人員要從社會實踐中尋找需要進行創新、攻克的技術難題作爲主攻方向,開發出產品應用於生產和生活。我建議南開區要將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作爲科技工作的“兩翼”,鼓勵學校和科研機構以科學研究爲主,進行基礎研究;鼓勵企業紮紮實實開展實用技術研究並進行產業發展。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要集中力量對經濟社會急需的課題進行重點支持。
科技創新要有持續的政策支持。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京津冀一體化”和“一帶一路”的戰略部署,在全國掀起了一股海洋教學、科研、產品研發的熱潮。南開區雖不臨海卻擁有豐富的海洋科研優質資源,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具有國內一流的海洋設備研發力量,天津大學在港口與船舶工程、海洋裝備設備研發等方面具有傳統優勢,最近又成立了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能夠整合校內涉海相關科研力量,研發海洋觀測、海洋開發的儀器、裝備,開發海洋信息系統。南開區應當以此爲基礎,重點發展海洋技術研發,以海洋產業創新基地爲基礎,擴大規模、帶動相關企業加速發展。在海洋產業協同創新基地裏,給予入住機構和企業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等方面的支持,構建“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
科技創新要依靠“產學研用”協同。協同創新,顧名思義,“協同”是基本形式,就是科研與產業的協同、產業鏈條上游與下游的協同、基礎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的協同,就是要從科技創新的源頭上體現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真正實現以需求爲導向、以應用爲根本、以創新爲關鍵的目標要求,推進科研成果快速有效地轉化爲現實生產力。“創新”是根本方向,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總的來說,協同創新就是市場決定機制與政府深度介入相融合,需求引導、創新引領、搭建平臺、整合要素、共同成長的一個過程。目前,在我的團隊裏,有來自一線、緊密跟蹤用戶需求的公司市場人員;有來自學校、攻堅克難的專家學者;有閱歷豐富、深諳管理的經理人員。我們通過多種機制的聯合,實現了“產學研用”的無縫對接,實現了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的一體化發展。希望南開區在科技創新中可以爲我們搭建良好的協同創新平臺,提供優質的工作環境和創新環境,提供更多科研機構與企業間交流合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