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2014年8月初,濱海新區綜合執法改革,將權力下沈到各個街道的綜合執法大隊。從此,執法者與商販、居民距離更近,執法過程也更有人情味兒,辛勤付出加上文明執法,讓洋貨市場周邊環境大變樣兒。
暴力執法越來越少
昨日上午,冬日的陽光和煦地照在吉林路上,出來遛彎兒的吉慶裡小區居民王大爺,瞇著眼看著整潔的街道,臉上浮現出滿足的笑容。王大爺告訴記者,吉林路兩側原來亂擺賣、亂堆放司空見慣,隨著幾個月來綜合執法隊員加強治理,家門口的環境衛生、交通秩序都與以前大不同了。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馬路變『寬』了。然而馬路並沒有變寬,只是亂佔道的少了。據王大爺講,以前的吉林路,便道上有的地方被攤販佔用,有的地方擺滿了待售自行車,亂停車導致擁堵,亂扔垃圾導致一到夏天就臭味熏天……
針對吉林路發生的這種可喜變化,杭州道街副主任兼街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徐廣和認為,這是濱海新區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帶來的結果。徐廣和原來曾擔任杭州道街城管科科長,對於原來的城市管理體制有著深刻的感受。後來,他調到農村鍛煉數年,積累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調回新合並的杭州道街擔任副主任兼新組建的杭州道街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後,徐廣和對城市管理的認知有了一個新的開端。
徐廣和認為,濱海新區綜合執法體制改革以前,城市管理者是純粹的執法者;改革以後,權力下沈到了街道,綜合執法的角色與街道的角色發生了融合。因為街道是為居民服務的,平常為居民辦理的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別看這些事兒小,卻關系到居民的福祉,可以說街道是居民福祉的承擔者。街道的功能定位讓綜合執法行為變得更有『人情味兒』了,具體體現就是暴力執法現象越來越少,『文明執法』日漸唱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