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意大利歐聯通訊社9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中國人走出國門其行為已不再是個體行為屬性,舉手頭足之間完全代表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形象。因此,國人出行切勿根據自身好惡、家鄉習慣來判定行為標准,應更多地了解旅行地的法律和民俗。從小事做起,用文明行動來呵護大國民族形象。
評論摘編如下:
2月7日,意大利有網友爆料,四位赴意大利旅游的中國大媽蹲在奧特萊斯古琦(GUCCI)精品店門前石凳邊,一位大媽站在石柱旁,洋洋自得的吃起了中國方便面。中國大媽的舉動引起了意大利人和過往游客的不理解。如此『有錢任性』、出手闊綽的中國大媽,為何會在街邊就餐?為了省錢、還是吃不慣西方的飲食?一時間引起了多方猜疑。
網友將中國大媽街邊就餐的照片傳到網絡後,更是引起了網民的一片爭議。其中不乏有對中國大媽的理解,中國大媽的胃的確無法接受三成熟的意大利牛肉;更多的則是對中國大媽的指責,認為中國大媽的行為有損於中國游客和中國人的形象。
中國人出行自帶方便面本不足為怪,偶爾因不適應西方飲食打打牙祭也是常有的事,關鍵在於中國大媽選擇吃方便面的地點、方式似乎讓公眾難以理解和接受。就中國大媽的個體行為應該說既不違反西方法律,也符合西方人街頭野餐的習慣。倘若是西方人、哪怕是富豪紳士站在精品店門前啃面包,也絕不會引起眾人的關注。關鍵在於中國大媽長了一張東方人的臉,中國人『有錢任性』!在不合時宜的地點,吃著歐洲人眼中的垃圾食品方便面。
人類行為文明、飲食文明的進化,從古人類采摘和圍獵獲取食物,發展到技術種植和蓄養。在這一文明演變的進程中,由於受地緣自然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不同民族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明標准和飲食習慣。
人類文明進化不能說哪一個國家行為標准最文明,哪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最科學。但就行為文明和飲食文明而言,不同民族受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影響,文明的禁忌各有差異。因此,在國與國交往中纔產生了相互尊重民俗的說法。美國人亨廷頓曾經說過,未來世界的衝突是一種『文明衝突』。德國哈貝馬斯也告誡人們,走向『交往對話』的時代,必須對不同民族間的文明加以理解和尊重。
中國的社會進步與發展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隨著中國經濟的繁榮,中國與國際社會的交往日趨頻繁,走出國門的人將越來越多。中國政府倡導文明出行、遵守旅行地法律和尊重當地民俗,原因在於不同國家的法律和民俗在存有共性的同時,其差異性往往會造成不同民族間的行為『文明衝突』。
中國人走出國門其行為已不再是個體行為屬性,舉手頭足之間完全代表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形象。因此,國人出行切勿根據自身好惡、家鄉習慣來判定行為標准,應更多地了解旅行地的法律和民俗。從小事做起,用文明行動來呵護大國民族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