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兩年累計完成投資166億元,“十大民生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爲全面完成三年行動計劃奠定了基礎
-新區將十大民生工程項目按重點項目和常規項目進行了分類,選擇了50個重點項目全力推動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記者從區發改委獲悉,截止到2014年底,新區“十大民生工程”兩年累計完成投資166億元,“十大民生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爲全面完成三年行動計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十大民生工程50項重點工程在2014年進入了密集開工期,截至2014年底開工建設37個,其中大港老年大學、貽芳託老所、塘沽紫雲小學、漢沽三中等10個項目已竣工投入使用,併發揮良好社會效益;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濱海醫院、實驗中學濱海學校、第一和第二老年養護院等27個項目施工在建;耀華中學濱海學校、濱海新區中醫醫院等13個項目正在積極開展前期工作。
新建擴建民生配套設施
新區新建、改擴建學校、幼兒園20所,完成14所高中現代化達標工程、72所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達標工程。天津市耀華中學、南開中學、第一中學、實驗中學、昆明路小學、師範大學等知名學府均已落戶新區開辦濱海學校,並已陸續開工建設。兩年累計完成投資33.71億元。
新區新建、擴建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啓用60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天津市醫科大學總醫院、中醫醫院、腫瘤醫院、北京嘉華麗康等京津知名醫療機構紛紛落戶新區,建設濱海醫院。2014年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正式被授牌爲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也創建爲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天津泰達醫院爲三級綜合醫院。兩年累計完成投資19.59億元。
兩年來,新區提升改造9個文化場館,建成10個全國一級街鎮文化站、276個居民書屋和文化室。成立了濱海新區文化中心工程指揮部,項目前期工作正有序開展。濱海時報大廈已接近完工,廣電大廈項目正在主體施工。兩年累計完成投資6.97億元。
兩年來,新區新建11個街鎮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和改造123個社區服務站,建成24個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大港老年大學、貽芳託老所建成並投入使用。濱海新區第一、第二老年養護院,陽光家園第三託養康復服務中心正在主體施工。第三老年養護院,第一殯儀服務中心等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計劃在2015年上半年開工建設。兩年累計完成投資10.2億元。
市政環境投資超百億
兩年來,新區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7.6萬平方米、竣工4.6萬平方米。新建、改擴建城區道路14條,新開提升公交線路46條,更新節能環保車563部,新建改造首末站5座,治理河道120公里,暢通斷頭路7條,中央海河隧道正式貫通。兩年累計完成投資83.75億元。這樣的辦公室,他一待就是19年。從最初的吊送幾袋水泥,到現在吊送上百噸的重物,成丙輝對塔吊車的操作已經駕輕就熟。
“我駕駛的是國內起重力矩最大的動臂塔吊。”在這句“炫耀”的背後,是一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般的工作態度——
每當操作塔吊的時刻成師傅就告訴自己,即使操作得再熟練也容不得半點兒馬虎。“我們在高空作業,看不到地面上的情況,所以完全要靠地面指揮的命令,不能有一點偏差,差了一點,八九十噸的鋼結構、柱子就可能在空中造成很大的擺動幅度,很有可能發生危險。”
成師傅跟記者說道:“做我們這個職業,最重要的就是責任心。”
開塔吊和開汽車一樣,更要注重對機械的保養。成師傅的責任心很強,除了每天按照要求對機油、防凍液、齒輪油做好每天兩次的檢查外,還會主動做好清潔工作,像是擦自己家的汽車一樣。“把機器照顧好,它才能更好地爲我們服務”他說。在高空作業,一坐就是六個小時,談到上廁所的問題時,成師傅笑了:“我們每次都是用塑料袋接着,然後每天集中到一起,用吊車吊下去。”成師傅的腳下放着幾個打好包的塑料袋,在這個職業上幹了快二十年的成師傅也習慣了這樣生活。
按照計劃,中建八局天津周大福項目的主塔樓會在2018年建設完工,從今年開始,成師傅可能連續五年的春節都會在新區度過。“做我們這個職業本來就是和家人聚少離多,我一般下了班就會給家裏打打電話,我們的工作都是跟着項目走,也很少會在家鄉,都是在外地。”成師傅對記者說:“今年在濱海新區過年,說實話我還是挺興奮的,因爲這可能會是我這輩子蓋的最高的樓,而且我駕駛的是全國最好的塔吊,心裏一直有種榮譽感。能爲新區建這麼高的摩天大樓,我想想就開心,真讓我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