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美聯社2月10日報道,波士頓顧問公司(BCG)10日發表報告指出,未來十年更廉價且性能更佳的機器人,將以更快步調取代全球各地工廠內的勞工,並把製造業勞力成本降低16%。
據報道,波士頓顧問公司預測指出,直至2025年,全球前25大出口國對產業機器人的投資,每年將成長10%,較當前的一年僅成長2到3%大幅加速。這類投資可在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率方面獲得回報。
報告預測,機器人可望降低的勞力成本在韓國高達33%,日本爲25%、加拿大24%、美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則爲22%。目前僅有10%可自動化工作已被機器人取代。但是到2025年時,機器人取代比例將會超過23%。
波士頓顧問公司說,機器人也愈來愈廉價,例如機器人點焊機的裝設和運作成本,已從2005年的18.2萬美元,降至去年的13.3萬美元,至2025年可望降至10.3萬美元。
且新款機器人能從事更多作業,舊機器人只能在可預測環境下作業,但新機器人採用改良式傳感器,能對出乎預期環境做出迴應。
此外,RBC環球資產管理公司(R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發表的另一報告指出,當產品需要更新或取代時,相較於重新訓練勞工,修改機器人的程序更快速且更有效率,在智能型手機等產品迅速汰舊換新的時代,這是一項關鍵優勢。
波士頓顧問公司高級合夥人及報告執筆者希爾金(Harold Sirkin)表示,“當全球各地勞力成本攀升時,製造業快速致力改善每名勞工的產出以維持競爭力,至關重要。製造業逐漸認清,機器人學和其他製造技術的進展,爲大幅改善生產力提供若干絕佳機會。”
報告預測,機器人的崛起不會侷限於人口不斷老化且勞力成本居高不下的已開發國家,連低工資的中國大陸也會利用機器人來削減勞力成本達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