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春節期間,武清區河西務鎮的特色菜餚油炸嘎吱盒給節日餐桌增添了濃濃的年味兒。
油炸嘎吱盒又叫炸嘎吱,是武清區河西務鎮的特色食品。它伴隨京杭大運河而生,歷經人們千百年品味推敲,現仍在民間廣泛流傳。對於嘎吱盒的由來,還有一段小故事。河西務鎮上劉莊村村民石鳳說:“聽老輩人講,炸嘎吱盒打明朝起就是我們河西務鎮的特色小吃。傳說天啓皇帝巡視北運河時,就在河西務嘗過。嘎吱盒的特點就是裏焦外嫩,香味特濃,我們河西務人基本家家都會做。”
從前每逢春節,河西務鎮的百姓都會將所剩雜糧細作,油炸嘎吱盒便是其中之一。嘎吱盒的製作方法說來也不復雜,用小麥、綠豆磨成粉,調成漿,上爐火攤成薄如蟬翼的煎餅,這就完成了最外層的嘎吱,裏面再填上餡料,入油炸過之後,纔算大功告成。石鳳說:“這技術含量就是攤出的嘎吱要均勻,(漿)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根據個人口味調餡兒,把香菜、豆芽菜和胡蘿蔔都剁成碎末,然後放香油和麪糊,然後蔥和薑末和裏面。再把攤好的嘎吱兩面一合,切成四方塊,製作過程就完了。”
經過滾油炸過之後的嘎吱盒,顏色淡金,入口酥脆,可以聽見清脆的“嘎吱”聲,名字也由此而來。如今,油炸嘎吱盒早已擺脫舊日小點心的模樣,成爲河西務百姓招待親朋好友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同時也將當地舊時的民俗代代傳承。河西務鎮木廠村村民孫佔山說:“這村年年做,油炸東西好儲存,再一個也好吃。市場也有賣的,不過餡不一樣,有素餡有肉餡,像我們生活水平好了,一般都炸點肉餡的。有的還往城裏送點。我們北京姑姑、表弟要來,他們點名就要吃這個。上北京就給他們帶點嘎吱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