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將於今天(3月6日)16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農業部副部長餘欣榮,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畢美家就“推進改革創新,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敬請關注![ 2015-03-06 15:46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
記者會即將開始。[ 2015-03-06 15:55 ]
[主持人姚鴻]
尊敬的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農業穩、天下安”。長期以來,無論是黨和政府或是黎民百姓,我國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已是備受關注,牽動各方。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發佈,連續第12個年頭聚焦“三農”。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爲此,大會新聞中心今天記者會特別推出“推進改革創新,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主題。在此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我們有幸邀請到了農業部副部長餘欣榮先生和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畢美家先生兩位嘉賓到場,就本場記者會有關問題回答大家的提問。首先,請餘欣榮先生說幾句。[ 2015-03-06 16:01 ]
[農業部副部長餘欣榮]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感謝新聞界的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農業的關心和支持,歡迎大家今天參加我們的記者會。2014年我國的農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幹部羣衆的奮力拼搏下,戰勝了多種自然災害的影響,實現了糧食生產“十一連增”、農民增收的“十一連快”。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業形勢好,爲整個國民經濟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我們通常說“一年之計在於春”,現在整個農事活動正在從南到北全面展開。我們今年將按照中央的要求,按照李克強總理昨天《政府工作報告》對農業農村工作的要求,紮實推進,奪取今年農業新的豐收,促進農業、農村、農民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下面我很高興與畢美家先生在這裏接受各位記者朋友的提問。謝謝。[ 2015-03-06 16:07 ]
[姚鴻]
謝謝餘部長。現在開始提問。[ 2015-03-06 16:08 ]
[中央電視臺七套“聚焦三農”欄目記者]
“民以食爲天”,我首先問的問題是和糧食安全有關係的。去年我國的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一連增”,我國政府也提出要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裏,而且這個飯碗主要裝的是中國糧。但是這幾年我國糧食進口確實在不斷增加,這是怎麼回事?我國的糧食究竟安全不安全?另外我還想再問一下餘部長,在我國經濟調結構、轉方式的新要求下,未來我國的糧食安全如何保障?[ 2015-03-06 16:09 ]
[餘欣榮]
感謝你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的關心。剛纔我聽下來,你是在提兩個問題,第一,現在我國糧食安全形勢怎麼樣?另一個是在轉方式、調結構的過程中,還能不能確保我國糧食安全?首先,我國現在的糧食安全形勢很好。我們爲什麼這麼說?過去的2014年,我們國家戰勝了局部地區嚴重的乾旱和多種自然災害的影響,實現了糧食總產的“十一連增”。其中有幾個創新高:第一,糧食總產創了新高。去年達到了12142億斤。另一個新高,我們的糧食單產創了新高,達到了359公斤。我們還有一個新高,就是我國的人均糧食佔有量居於歷史最高,接近900斤。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去年糧食豐收是在之前一直的努力下取得的,也就是說,我們國家從多年來看,已經連續8年登上了10000億斤臺階,連續4年登上11000億斤臺階,連續兩年登上12000億斤臺階,這些都進一步說明了我國的糧食生產能力已經穩定地登上了較高的發展水平。[ 2015-03-06 16:10 ]
[餘欣榮]
這些情況進一步說明,黨中央、國務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農業,特別是糧食安全。各級政府抓糧食生產的自覺性不斷增強,廣大基層幹部和農民兄弟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在政策的引領下不斷地得到保護和提高。這些都推動了我國糧食安全形勢不斷趨好。剛纔記者問到爲什麼在糧食高位豐收的時候,我們的進口反而增加了。我們做一些分析,確實,這些年我們的糧食進口量在不斷增加,去年達到最高,去年進口總量大的數字是1億噸,但是我們要深入分析的話,這1億噸中70%以上進口的是大豆,達到了7140萬噸。[ 2015-03-06 16:16 ]
[餘欣榮]
穀物類去年的進口量只有1952萬噸,僅佔當年糧食總產量的3.2%。這裏面還可以進一步分析,去年的玉米進口量是下降的,下降到20.4%;小麥進口量也是下降的。只有大米以及一些工業用糧有了增加,像高粱、大麥。從這些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去年,包括這幾年的糧食進口主要是因爲國際市場的糧食品種價格普遍低於國內。另外看出,我們國內現在糧食需求的多樣化日趨明顯,不是簡單的僅僅滿足於口糧,現在工業和其他方面的用糧在日益增加。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到,這就是我們國家實施的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已經開始發揮作用。所以,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形勢是很好的。[ 2015-03-06 16:18 ]
[餘欣榮]
其次,中央提出推進農業現代化,要推動農業轉方式、調結構,在調結構、轉方式過程之中,我們始終堅定地、明確地做好一篇文章,就是把糧食不出現大幅減產、糧食產能不出現下滑作爲“調”和“轉”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我們始終要堅定地做到,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重視農業,特別是重視糧食生產,要擺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中國人的飯碗要始終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飯碗裏面主要裝中國糧。堅定不移地推進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確保實現“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2015-03-06 16:23 ]
[餘欣榮]
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有堅定的信心,關鍵是全國上下務實創新、真抓實幹。我想,把這篇大文章集中在兩點:一是要突出“兩保”,做好“兩提”工作。“兩保”就是要保護和調動廣大農民羣衆務農種糧的積極性,使從事糧食生產成爲一個受尊重的職業,成爲一個能致富的職業。其次,要保護調動好糧食主產區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這幾年和今後,我們將繼續加大對13個糧食主產區和一批主產市、縣的支持力度。13個主產省(區)的整個糧食產量佔到全國的75%,商品量佔到全國的80%,調出量佔到90%,把這些主產區抓好了,我們的糧食安全就有了堅實的保證。我們要採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糧食主產區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實惠、工作上有動力。兩個提升,首先是要提升糧食基礎保障的能力。基礎保障能力關鍵要落在切實守好耕地紅線上,要把現在正在實施的永久基本農田規劃好、落實好,要建設一批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做到藏糧於地。另外是要提升科技的支撐能力,加快現代種業發展,進一步推動農業科技推廣運用,實現藏糧於技。謝謝大家。[ 2015-03-06 16:31 ]
[姚鴻]
第二個問題。[ 2015-03-06 16:31 ]
[中國網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於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也就是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問題。由於我國食品質量安全事件時有發生,讓消費者感到非常擔憂,現在甚至有人願意出高價去購買名牌農產品,甚至是進口農產品。我想請問一下餘部長,我國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狀況究竟如何?農業部有哪些措施可以讓廣大消費者吃得更放心?[ 2015-03-06 16:32 ]
[餘欣榮]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是天大的事,直接關係到人民羣衆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一直以來,黨和政府都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上講,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是可靠的,消費安全是有保障的。從近幾年農業部對全國蔬菜、畜禽、水產質量安全的抽檢合格率來看,基本穩定在96%以上,而且這個程度還在不斷改善,呈不斷上升態勢。當然,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確實在個別地區、個別品種,還有個別的時段,違法違規案件時有發生。尤其是要看到受我國農業生產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農產品質量問題還時有發生,我們還有許多工作需要下決心不斷地去努力改進。[ 2015-03-06 16:33 ]
[餘欣榮]
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政府監管部門的態度是堅決的,哪怕有1%的問題我們將採取100%的努力,堅決採取“零容忍”的態度。大家注意到,這些年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在不斷減少,特別是通過開展一些強有力的專項整治,通過加強質量安全機構能力的建設,像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劑的問題,得到比較好的控制。尤其要看到,農產品生產者的質量意識、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和我國農產品的標準化建設都在穩步提升。[ 2015-03-06 16:35 ]
[餘欣榮]
下一步就農業部來講,我們首先要把思想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食品安全關係羣衆身體健康、關係中華民族未來的高度,進一步落實各個環節的質量安全工作,把農產品質量安全這個籬笆扎得緊而又緊。同時,也歡迎社會各個方面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進一步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地方負責制,不斷地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水平,能夠不斷地爲我們的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農產品。謝謝。[ 2015-03-06 16:36 ]
[姚鴻]
請大家繼續提問。[ 2015-03-06 1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