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央電視臺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
萬部長,您剛纔多次提到了“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在今年的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多次提高了這八個字,而且我還摘錄了這樣一段,“政府要勇於自我革命,給市場和社會留足空間,爲公平競爭搭好舞臺。”我想請問萬部長,在這方面科技部有哪些具體的措施和規劃,這個舞臺要怎麼搭?空間要怎麼留?謝謝。[ 2015-03-11 12:20 ]
[萬鋼]
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對於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作了很明確的指示,對各部門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也有很具體的要求,這個重要的決策也是推動科技創新,包括科技體制改革的要求。[ 2015-03-11 12:20 ]
[萬鋼]
現在對於大衆創業、萬衆創新,首先我們意識到是有很好的基礎,它是我們國家創新創業的一些新特徵、新趨勢。[ 2015-03-11 12:22 ]
[萬鋼]
第一,創業活動通過互聯網、開源軟件和開源硬件以及3D打印等新技術的應用,降低了創業的邊際成本,促進了更多創業者的加入,這是一個技術條件。從創業服務的本身來說,也是一個從政府發力到市場發力,一大批市場化、專業化的新型創業孵化機構提供投資、路演、交流、推廣、培訓、輔導等增值服務,還有天使投資、創業投資、互聯網金融也快速的聚集到這個方面,這是從社會這方面看到的。創業的主體逐漸的由過去小衆轉向爲大衆,創新創業由精英走向大衆,有越來越多的“草根”羣體,比如大學畢業生、海歸留學生,比如很多科技人員,包括還有一些企業的高管開始走向自己創業之路,創新創業已經形成了一種價值導向、生活方式和時代氣息。[ 2015-03-11 12:22 ]
[萬鋼]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特點,網絡信息平臺從技術供給到需求導向,通過社交網絡趨於扁平,創業者的奇思妙想可以和使用者、用戶進行直接的接觸,滿足了用戶的體驗,大家互相提意見以後,縮短了和創業者、和用戶者的距離,也加快了創新的步伐。[ 2015-03-11 12:25 ]
[萬鋼]
我們國家科技孵化器在大衆創新創業方面有很好的基礎,目前全國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已經超過了1600家,大學科技園有115家,在孵的企業有8萬多家,就業人數有170多萬。全國活躍的創業投資機構有1000多家,資本總量超過3500億,互聯網的接入超過6.3億,固網普及率已經達到50%。技術交易也很活躍,2014年,全國的技術交易成交額達到了8577億,近年來以15%的增速增長。[ 2015-03-11 12:25 ]
[萬鋼]
那麼我們怎麼把這麼好的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基礎和創業者的需求對接起來,能夠最大量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特性,來起到市場配置起決定性作用,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經過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發展衆創空間、推進大衆創業創新的意見。這個意見針對創新創業活動的階段性特點提出了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一些具體措施。[ 2015-03-11 12:25 ]
[萬鋼]
第一個我們總結了像北京的車庫咖啡、深圳的“創新柴火”空間等等這些新型孵化機構以後,這些機構最大的特點就是一種衆創空間,它的需求是爲創新創業者提供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科技資源共享的空間。所以,要構建好衆創空間。[ 2015-03-11 12:27 ]
[萬鋼]
第二個要降低這些創新創業的門檻。比如對這些空間的租金、網絡使用費用,以及所需要的公共服務、對創業培訓這方面要給予財政補貼,這樣就降低了服務創業的門檻。近幾年來,國務院各部門都頒佈了一些鼓勵科技人員和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這些政策可以集成起來使用到衆創空間創新服務中去。還有就是支持創新創業的公共服務活動。我們瞭解到創業者都有很好的創新的奇思妙想,一個可以通過網絡上跟用戶對接,另外一個可以通過創新創業大賽讓創業投資機構參與,讓市場來配置資源。[ 2015-03-11 12:38 ]
[萬鋼]
第五,政府財政資金對於一些好的科研項目,比如中小企業創新創業資金可以對它進行一些補助。最重要的還是要營造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3月2日,科技部等6個部門專門召開了全國的電視電話會議,對貫徹落實《意見》進行全面部署,使大衆的萬衆創業、萬衆創新形成一個星火燎原之勢。很多信息我們在網站上已經公佈,大家可以獲取。謝謝大家。[ 2015-03-11 12:41 ]
[俄羅斯阿爾法電視臺記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以體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中國的科技創新改革與發展都與國際合作分不開,有一句老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科技部能否調動海外的智庫智囊,爲中國的科技體制創新貢獻智慧?還有就是請萬部長介紹中方下一步在高科技領域如何與俄羅斯方面合作?謝謝。[ 2015-03-11 12:41 ]
[萬鋼]
關於國際科技合作的問題,國際科技合作一直是中國科技體制改革開放、中國創新驅動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目前,中國已經和150多個國家政府和地區都建立了科技合作的關係。去年,我陪同李克強總理參加了俄羅斯的創新大會,在俄羅斯創新大會的會場上,我們還有專門的中國館,比如中國的高鐵、核能等這些重大高新技術也被展出。我更高興的還有一些創新創業的小產品,比如無人機、無人船,還有一些關鍵技術,這些方面都有展覽,我感到十分的振奮。[ 2015-03-11 12:57 ]
[萬鋼]
去年的浦江論壇,俄羅斯是我們的主賓國,俄羅斯創新大會中國是主賓國。我們在論壇上對於科技創新的一些政策進展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2015-03-11 12:57 ]
[萬鋼]
中俄的科技合作有長遠的歷史,高科技合作的各個領域當中,都有相關的合作內容和合作的重點。我在這兒舉一個納米科技的例子,中國和俄羅斯近幾年來都有科研項目的合作,也有產業項目的合作,還有企業間的合作。中俄的科技合作,我們正在深入的研究,確定新的發展方向。相關例子較多,我不一一列舉。此外,我們在中美、中歐和周邊國家等都有寬領域的科技合作。[ 2015-03-11 12:57 ]
[德國世界報記者]
《反恐法》當中提出國際技術公司公開技術密鑰有關內容,您可能也聽到了一些外國公司的關切。另外一個問題,關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個熱點就是關於創新。近期有漢諾威的技術展覽,中國這次是夥伴國,中國在創新方面和參加展會方面有什麼樣的考慮?[ 2015-03-11 12:58 ]
[萬鋼]
您剛纔提到的關於一些安全方面的內容,我想在制定《反恐法》的過程中都進行了認真的研討,應該說,我們國家在信息產品安全上,第一個是遵循國際慣例的,包括我們企業走向世界的時候,像美國、歐洲的國家也都提出了相應的關於信息安全方面的要求。我們實施的法律具體的措施,也是按照法律的要求,按照國際上的慣例進行實施。[ 2015-03-11 13:00 ]
[萬鋼]
關於剛纔說到的展覽,在每年3月份的時候召開。我以前在德國學習和工作的時候,每年都會找出時間去看,這是一個信息產業發展方面的一個風向標,最新的技術、最新的應用、最新的發展,都會在上面展出。[ 2015-03-11 13:00 ]
[萬鋼]
這一次展覽,中國是夥伴國,我們將會參加相關活動,推動雙方的合作。據我所知,我們國家的相關互聯網公司、信息通訊公司,包括信息設備生產的企業、一大批中小企業都會參展,展示中國的產品、瞭解市場的需求。[ 2015-03-11 13:00 ]
[萬鋼]
對於這次展覽,大家比較關注工業4.0的具體推動應用。在中國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方面,我們從科技創新的角度,已部署實施不少年。包括信息產業本身的發展方面,對於工業設施的改造方面,對於企業管理等方面都作了很多部署。那麼,現在這一次我所知道的,雙方將在工業方面進行合作,科技上也做好了我們相應的工作,中國科技部和德國教研部將在今年5月份召開的創新論壇上,就城鎮化、信息化等來做好各方面的支撐工作。[ 2015-03-11 13:00 ]
[中國網記者]
“十三五”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時期,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決戰階段。請問萬部長,科技部對“十三五”科技創新有什麼總體規劃?這個規劃的制定目前處於什麼階段?謝謝。[ 2015-03-11 13:01 ]
[萬鋼]
2015年,是全面落實重大科技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統籌謀劃“十三五”規劃、承上啓下的重要一年。今年重點做好規劃工作的前期研究和戰略謀劃,就是要圍繞着落實“四個全面”,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爲動力,以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爲目標,大力推動以科技創新爲核心的全面創新,實現科技治理和管理現代化。[ 2015-03-11 13:07 ]
[萬鋼]
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同時,我們要對“十三五”科技創新的發展方向進行設計和謀劃,突出這麼幾個重點。第一,面向國家長遠發展,強化創新驅動發展的頂層設計,組織編制好“十三五”的科技創新規劃。“十三五”是全面完成2006年頒佈的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衝刺之年。爲了做好“十三五”工作,我們去年對規劃綱要和重大科技專項組織實施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評估;同時對未來五年的技術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參與這項工作的有中科院、工程院、基金委、教育部等科技部門,各高校的高層專家,也有經濟管理方面的專家,前前後後大概有8000多人次,其中還包括將近500名海外專家。我們還邀請了一批頂尖科學家來到中國參與這項評估工作,這個評估的結論已經形成。我們開展這些工作的目的,就是要科學準確的瞭解我們發展的現狀、系統總結好以前的經驗,謀劃好建設創新型國家決勝階段的任務部署。[ 2015-03-11 13:13 ]
[萬鋼]
第二,“十三五”期間要進一步深入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把剛纔所說的那些重大科技改革措施落到實處,紮實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 2015-03-11 13:19 ]
[萬鋼]
第三,在制定“十三五”規劃時,還要主動適應和引領新常態,加快科技重大專項實施,同時在面向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凝練一批對國家戰略任務、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各個方面發展有重大促進和帶動作用的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以全面增強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 2015-03-11 13:20 ]
[萬鋼]
第四,要順應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新形勢,加強創新的政策環境建設,引導區域創新,積極營造開放合作、良性互動的氛圍和土壤,以全面實現規劃綱要、建設創新型國家所確定的各項目標。[ 2015-03-11 1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