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臺灣工商時報記者]
今年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中國製造2025,還有一個互聯網+,這都是新詞。臺灣業界也在很熱烈地討論這方面。從科技方面來說,針對總理說的這兩個新概念,我們兩岸在科技方面、產業方面在哪些領域可以進行合作?另外,這幾年兩岸科技交流也蠻頻繁,也有一些成果,能不能請您評述一下,之後還有哪些地方可以進行更深一步的交流與合作?謝謝。[ 2015-03-11 13:37 ]
[萬鋼]
這次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引起了各方面關注。昨天我參加了兩會汽車界委員代表的座談,談到了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也提到了互聯網+和中國製造2025。我想這兩方面,相關部門都有一些介紹了。我談談我自己的感覺,中國製造確定面向2025重要任務的時候,特別關注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剛纔,我和來自德國世界報的朋友特別談到一點,比如我們在工業4.0方面的合作,包括我們多年來推進信息化工業化融合方面的成果利用,包括我們改造一些傳統產業,使它能夠提升產業的競爭能力。特別是在互聯網的普及、移動互聯網所提供的無處不在的接入和大數據、雲計算應用的條件下,產業形勢會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包括產業業態和商業模式都會有很大的變化,這一點值得我們重視。[ 2015-03-11 13:37 ]
[萬鋼]
大家看到,現在的汽車企業正在和互聯網企業加深合作。先是從網絡銷售開始,現在逐漸進入到智能汽車、智能製造的範疇。特別是互聯網的應用,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的發展很好地結合。電動汽車是互聯網和汽車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當年我們在確定“三縱三橫”電動汽車發展佈局的時候,特別在汽車控制系統方面就有了系統總線網絡的考慮。所以從2008年奧運會示範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坐在控制室裏看到每一個電動汽車,包括它的運行情況,包括對每一個電池的情況都可以獲得相關信息,這在世博會上也得到很好的應用。[ 2015-03-11 13:38 ]
[萬鋼]
現在互聯網的發展,比如說地圖的應用,比如一系列控制系統的運用,又爲汽車駕駛員提供了很多便利。比如在他要去的目的地上有沒有堵車,氣候怎麼樣?這對汽車的智能駕駛、安全駕駛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汽車的智能駕駛也在逐步推進。在生產方面也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包括促進優質資源的配置、銷售模式的變化、服務模式的優化。[ 2015-03-11 13:38 ]
[萬鋼]
無論是製造2025也好,或者是互聯網+也好,兩岸的產業合作、科技合作都有不小的空間。在全球新興產業發展的情況下,兩岸下一步的合作可以重點放在高科技的產業領域,兩岸有很多共同或者互補的方面。兩岸合作,特別是高科技產業合作已經有很好的基礎。我們建議進一步拓寬人員之間的互訪,完善兩岸科技合作的平臺,加強兩岸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通過合作,積極完善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市場共創的機制,促進兩岸的經濟發展,提升兩岸的競爭力。謝謝。[ 2015-03-11 13:38 ]
[人民日報人民網人民日報客戶端記者]
請問萬部長,關於科研管理去行政化的問題。在科技體制深化改革過程中,有人認爲行政權力仍然存在主導科研管理的問題,這個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請問萬部長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謝謝。[ 2015-03-11 13:50 ]
[萬鋼]
我感到,轉變職能、完善管理是很重要的。[ 2015-03-11 13:50 ]
[萬鋼]
科技部按照中央關於轉變職能的要求,着力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按照國務院要求,取消和下放了一批審批權,使市場能夠更加地活躍起來。對於科技的本身來說,要遵循科技創新的規律,在各項科技創新活動當中,充分發揮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大衆創新創業、小微企業等各種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015-03-11 13:51 ]
[萬鋼]
剛纔,我在改革措施當中特別介紹了不再直接管微觀項目。科研管理是行政管理的一個重要職責。對一些涉及全局的戰略性問題,政府應積極發揮好應有的作用,該交給市場的交給市場。剛纔大家問了如何制定好“十三五”發展規劃,我們將更加深入基層,瞭解對於激發積極性、創造性還有着的障礙,並且通過改革努力地克服它,特別是做好科研的評價和評估,以及經費監管方面的工作。[ 2015-03-11 13:51 ]
[萬鋼]
現在,科技創新已經在國家戰略全局中的位置越來越突出。所以科技創新的規劃政策應該更加強調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緊密結合。[ 2015-03-11 13:51 ]
[萬鋼]
從科技的投入角度上來說,全社會各方面對於研發的投入已經超過了GDP的2%。其中,企業投入的部分超過了76%,所以在企業技術創新當中,它們所碰到的各種問題,比如產學研結合的問題、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怎樣進行商業模式創新的問題、怎麼使科技創新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的問題、怎麼促進科研機構人員和企業互相之間交流的問題,都應該是我們關心的重點,是我們加強服務和管理的重點。所以,我理解這個去行政化,最重要的還是轉變職能,更多地建立服務型政府,最重要的是遵循規律來激發全社會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謝謝。[ 2015-03-11 13:51 ]
[中國國際廣播電視臺和國際在線記者]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我國科研經費投入達到13312億元,對比以往,每年的科研經費都有所增加。在這麼大的科研經費投入之下,爲什麼我國一些包括電子,比如手機的芯片、汽車的發動機,還有機器人等行業,核心的技術仍然依賴進口。請萬部長解釋一下原因,何時才能讓老百姓用上“中國芯”?謝謝。[ 2015-03-11 14:13 ]
[萬鋼]
剛纔你提到了統計局公佈的數字,我想解釋一下,全社會研發經費的支出是一個從全社會來統計的一個概念。我剛纔也介紹了,它的投入來源與投入結構,其中76%左右來自於企業。這說明我們的企業正在高度關注自己創新能力的成長,也說明了我們的企業已經進入依靠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來贏得市場競爭的階段,競爭態勢正在發生變化。這是近幾年來非常重要的一個變化。[ 2015-03-11 14:13 ]
[萬鋼]
您剛纔提到了關於電子信息方面的問題。近十年來,我們國家的集成電路市場快速增長。長期以來,國家通過相關科技計劃,對我國的集成電路技術研發給予了持續的支持。特別是2008年以後,通過電子與信息領域三個科技重大專項的組織實施,圍繞着全產業來部署創新鏈,對集成電路的設計、裝備製造、成套工藝等核心領域的關鍵技術給予了集中的支持,也有效地提升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相關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剛纔我說,像刻蝕機、離子注入機,這些都逐漸走向了世界。[ 2015-03-11 14:13 ]
[萬鋼]
在集成電路的芯片領域,我國以申威等爲代表的超級計算機,CPU已經實行了自主發展,自主的嵌入式CPU在數控機牀、工業裝備領域開始使用。“TD-LTE/SCDMA”、自主的手機芯片等方面相關技術已經開始商用,並佔據了一定的份額。[ 2015-03-11 14:14 ]
[萬鋼]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處理器及控制器、存儲器等一些集成電路的高端芯片,目前在全世界生產只有少數幾家企業才能夠製成,形成了一個全球的市場。這一是和我們國家起步比較晚有關,另外一個也跟投入有關。[ 2015-03-11 14:14 ]
[萬鋼]
比如電子與信息領域三個重大專項,從2008年到2013年累計的中央財政投入大概是290億人民幣左右,而英特爾和微軟兩家公司僅在2013年研發投入就達236億美元。2014年國務院發佈了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綱要,明確了今後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方向、任務和具體的措施,對科技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我們下一步在具體落實綱要方面,將集中力量來加快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搶佔和構建重要環節的戰略制高點,爲提升我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提供科技支撐。這也需要企業和整個產業以及創新環境的共同努力。[ 2015-03-11 14:15 ]
[萬鋼]
關於汽車發動機,我想提一個最近看到的數字。201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達到2372萬輛和2349萬輛,比上年增長了9%以上。2370多萬輛的汽車當中,國產發動機配套達到了2108萬臺。也就是說,國產汽車配套率達到了86%。因爲我以前長期在汽車企業中工作過,我們國家的汽車起步比較晚,真正的快速發展也是本世紀初的事情,但是通過自主創新以及國際合作,我們國家的汽車發動機這些年有很大的進展。但是,這也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發動機技術進展很快,技術進步也是日新月異的,而且整車生產單位一般說起來,在配置發動機的時候,也不光是按照技術的要求,也要按照成本、性價比的要求配置最佳資源。所以,我們還得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 2015-03-11 14:15 ]
[萬鋼]
昨天很多參加兩會的委員、代表都提出來,還有一些企業老總也提出來,我們有兩項任務需要完成:第一,汽車發動機一定要能夠在節能減排、清潔排放上下大功夫。同時,我們的重點還要放到新能源汽車方面,新能源汽車我們國家從本世紀初開始研發起步,保有量已經達到12萬輛。其中去年下半年市場開始着力發展,已經達到將近8萬輛的銷售。[ 2015-03-11 14:15 ]
[萬鋼]
在這個市場的形成過程中,我們堅持了核心技術和整車同時開發。我們現在在電池、電機、電控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國際競爭能力。當然,我們還要繼續加強這方面的研發投入,特別是企業這方面的研發投入。同時,還要解決電動汽車在市場推廣上碰到的一些問題,比如裝充電樁,比如快速充電的技術研發,比如在商業模式上的“分時租賃”模式,比如在公車改革上怎麼優先使用新能源汽車等,使更多人使用上電動汽車。[ 2015-03-11 14:15 ]
[萬鋼]
綜合競爭力的提升需要科技創新的努力,產學研各單位的科研人員有責無旁貸的責任,要潛心努力,國家應給予大力支持。同時,也需要有企業的努力和我們在商業模式、在產業發展政策、在市場環境的營造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就像一棵成長中的樹木,大家一起來呵護和支持它,去提升它。[ 2015-03-11 14:15 ]
[香港中評社中評網記者]
我們一直在尋找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方向,我們發現很少有突破,請問部長您對此有何建議?以及未來內地在支持香港發展高科技方面可以有一些什麼樣的配合?謝謝。[ 2015-03-11 14:25 ]
[萬鋼]
我在大學工作的時候,有很多香港大學的好朋友,包括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我們經常進行溝通交流,有一點,我覺得香港的大學科研水平挺高的,我們有很多地方需要向他們學習。我們要大力推動香港大學和內地大學的科技合作。[ 2015-03-11 14:26 ]
[萬鋼]
最近有幾項措施。第一個,香港科研機構和人員參與國家科技項目還有各類人才計劃。第二個,我們一些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香港的大學建立了夥伴實驗室關係,特區政府給予了很大支持。第三個,香港也有科技創新園區,內地與香港在這方面有深度合作。第四個,在科技服務業上,特別是香港在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方面和科技金融投資方面有很好的經驗,內地和香港可以進一步合作。香港的一些科技成果產業化,可以到內地來進行實現。今年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後,劉延東副總理專門邀請一些獲獎代表開了一個座談會,就科技改革和創新聽取他們的意見。其中,就有香港的科技人員,他們都介紹了自己在科學研究上的成果。通過和內地的一些企業合作來發展產業,這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2015-03-11 14:26 ]
[萬鋼]
而且,深圳毗鄰香港,深圳是國家的自主創新示範區,同時也是我們的自貿試點,雙方有一個深港合作圈,有很多香港的大學都在那邊有研究院。我建議香港的這些大學和深圳、內地的大學,在現在的研究院基礎上可以發展一些大學科技園,特別是在我剛纔所說的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過程當中,使香港大學裏的大學畢業生能夠積極參與進去。我們各項政策都是一視同仁,共同對待。[ 2015-03-11 14:26 ]
[萬鋼]
這樣的話,香港的創新創業者能夠進入內地這麼大的一個腹地,其實我覺得當年改革剛剛開始的時候,有很多香港公司來內地辦企業,當時是辦企業,現在可以更多地來創業、創新,來分享改革創新的成果和紅利,爲建設創新型國家共同努力,作出共同的貢獻。[ 2015-03-11 14:27 ]
[祝壽臣]
本次記者會到此結束。謝謝萬部長。謝謝各位記者。[ 2015-03-11 14:27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
本次直播到此結束,謝謝關注![ 2015-03-11 1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