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紅橋區衛生系統日前召開了首屆“三名一首”及突出貢獻老專家命名大會,會上命名了紅橋區衛生系統首屆名醫師7人,名護士5人,名科室8個,首席醫師和中醫師11人,突出貢獻老專家3人。會議現場播放了視頻展示短片、採訪了被命名集體和個人代表。區委副書記高樹彬,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總工會主席方立民,區委常委、區委組織部部長唐瑞生,區人大副主任陳淑芳、副區長馬政,區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部長劉國光等領導出席,併爲命名集體和個人頒發證書。區衛生局黨政班子成員、區屬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接受命名的集體和個人,社區工作者代表300餘人參加了會議。
唐瑞生希望紅橋區衛生系統受到命名人員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繼續精益求精,保持精湛的業務水平;繼續勤於實踐,爭做衛生事業發展排頭兵,發揮行業領軍人物的榜樣力量;繼續樂於奉獻,爭做人才隊伍建設的鋪路石,把精湛醫術、良好醫德傳給年輕人,以名醫帶名科,名科帶名院,起到放大和引領作用。他要求,衛生行業突出重點,把握關鍵,進一步在管理人才隊伍的能力建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能力建設、人才資源管理能力建設上下功夫,把紅橋建成人才彙集之地、人才發展之地。
爲了突出人才導向,形成人人尊重人才、人人爭做人才的局面,紅橋區衛生局黨政領導班子把“三名一首”和有突出貢獻的老專家的評選命名,作爲黨政工作的重點。從規劃啓動、推薦評選、命名宣傳和考覈管理四個環節入手,形成了黨委牽頭、行政主推、基層實踐的人才選拔、使用、管理工作體系,最終實現人才受激勵、醫院提能級,百姓得健康的目標。
紅橋區衛生系統首屆“三名一首”和有突出貢獻老專家的命名,是樹立領軍人物“樣板”,創新驅動衛生人才工作的新探索;是紅橋區衛生局黨政班子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的務實招法,標誌着衛生人才管理、使用進入了新常態、新境界,爲深入開展“促發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動提供了有力抓手。此項工作呈現三大特點:一是注重羣衆公認,六維選樹標杆。這次評選活動是按照廉潔自律,愛崗敬業,醫療技術水平,科研教學能力,行業內知名度,社會評議六個方面推薦評選產生的,切實做到民主公開、羣衆認可。二是注重財力支持,激勵人才幹事業。衛生局建立專項基金,“三名一首”人員的獎勵性津貼實行年初預算,年底經考覈後兌現。“三名一首”的人員及科室,其所在單位在教育培訓、科研、新技術引進、論文發表等活動上給予經費支持。同時,投入經費成立勞模和名中醫專項工作室,開展專項惠民服務。三是注重後期監管,動態管理破終身。打破“榮譽終身制”的傳統模式,明確退出機制,通過後期的管理跟進,每年對被命名者進行考覈、督導、測評,增強榮譽的含金量,實現目標和效果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