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上醫院看病最讓人頭痛的就是等,掛號、繳費、就診都要排隊,還經常要樓上樓下跑!”近日到某醫院看病的市民陳金良說。今後這種現象將有所改善,記者昨天從市衛生計生委獲悉,本市公佈《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實施方案(2015-2017年)》,將採取一系列改善醫療服務質量、優化診療流程的措施,力爭三年內做到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據悉,本市將推行系列便民服務措施,包括各醫院要在門診大廳、住院部大廳等醒目位置公示診療項目、藥品及價格,繳費單據的收費項目和收取金額,利用手機等移動設備或其他信息化手段,爲患者提供就診項目、藥品、單價、總費用等查詢服務;術前標記手術部位,執行術前覈查程序,確保手術部位正確、操作正確、患者正確。建立相關評估制度,設置防滑、防跌倒設施,降低患者跌倒風險。
此外,加強病區規範化建設與管理,嚴格執行探視和陪護制度,創建無陪伴醫院和示範病房,爲住院患者創造安靜、整潔、安全的住院環境。設立住院服務中心,爲行動不便的住院患者提供陪檢等服務。改善患者膳食質量,提供臨牀營養服務。執行“一室一醫一患”診查制度,在門診診室、治療室、多人病房設置私密性保護設施,不在住院患者牀頭卡寫入院診斷。爲患者提供飲水、應急電話、輪椅、紙、筆等。完善無障礙設施,放射檢查時爲患者提供更衣條件和符合規範的放射防護。醫院工作人員(包括實習、進修人員)着裝整潔、規範,佩戴胸卡,易於患者識別。醫務人員語言通俗易懂,態度和藹熱情,尊重患者,體現良好醫德醫風。
按照方案,到今年年底,三級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醫院建成統一標準化的住院服務中心,爲患者提供服務,執行探視和陪護制度,選擇部分醫院作爲試點開展無陪伴制,推進三級醫院營養科建設。到明年年底,二級以上醫院建成住院服務中心,住院患者無陪伴試點醫院進一步擴大,營養醫師對臨牀治療的參與度進一步加大。到2017年年底,創建10所“住院患者無陪伴和營養治療型包餐示範醫院”和100個“無陪伴示範病房”,有條件的醫院創新入、出院手續辦理和結算服務。
建設10個醫療服務聯合體
記者從市衛生計生委獲悉,今後本市將探索急慢分治,實施分級診療就診制度,到年底完成10個醫療服務聯合體建設,逐步減少醫聯體內大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能力的差異,基本形成醫聯體內部縱向雙向轉診機制。
推進分級診療,支持雙向轉診。三級醫院逐步轉診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腫瘤、慢性腎病等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由基層醫療機構實施治療、康復、護理、複查、隨訪,緩解三級醫院就診壓力。合理確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藥品數量和種類,加強二級以上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用藥目錄的銜接,以滿足患者需求。在加強醫療質量控制基礎上,大力推進醫聯體內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讓患者明明白白就診
記者從市衛生計生委獲悉,本市將加快推行臨牀路徑管理,讓患者明明白白就診。到年底,全市所有三級醫院實行臨牀路徑管理,三級專科醫院不少於10個病種開展臨牀路徑管理。
本市將借重醫院信息化建設,擴大臨牀路徑管理覆蓋面,細化各病種臨牀路徑,優化診療流程。實行對臨牀路徑管理病種質量的動態管理機制,提高診療行爲透明度。醫院在具備微創外科和麻醉支持條件下,選擇既往需要住院治療的診斷明確單一、臨牀路徑清晰、風險可控的中、小型擇期手術,逐步推行日間手術,提高牀位週轉率,縮短住院患者等候時間。
到年底前,所有三級醫院實行臨牀路徑管理,三級綜合醫院不少於15個專業60個病種開展臨牀路徑,至少包括心血管介入、神經血管介入、骨關節介入和腫瘤性疾病等病種;三級專科醫院不少於10個病種開展臨牀路徑管理,要包括各專科主要病種;二級綜合醫院不少於10個專業40個病種實施臨牀路徑管理,至少包括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骨科、腫瘤科主要病種;二級專科醫院不少於8個病種開展臨牀路徑管理,要包括各專科主要病種。選擇正在探索日間手術工作的三級醫院的某項手術作爲試點,完善相應臨牀路徑和分路徑,理清入院、術前檢查、術前討論、手術、術後康復等流程,實現各個環節之間無縫銜接,提高牀位週轉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控制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
記者從市衛生計生委獲悉,今後將加強合理用藥,嚴控各項指標,至2017年底,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
年內製定推行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使用處方點評工作標準化方案,完善公立醫院處方點評工作,重點是規範抗菌藥物處方點評。探索制定一類慢性病(高血壓)治療用藥的處方點評標準化,並啓動試點。到明年底,推行一類慢性病(高血壓)治療用藥的處方點評標準化。探索制定其他慢性病治療用藥的處方點評標準化,並啓動試點。到2017年底,鞏固完善處方點評,探索其他類藥品的處方點評標準化。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要達到: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不超過20%,急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不超過40%。
分樓層設置掛號繳費窗口
記者從市衛生計生委獲悉,爲方便患者就診,今後各醫院將分樓層設置掛號、繳費窗口,避免患者上樓下樓跑動掛號和繳費。
按照新出臺的“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實施方案”,各醫院將根據門急診患者病種排序及其常規診查流程,合理分佈各專業診室和醫技檢查室,分樓層設置掛號、繳費窗口,有效引導和分流患者。同時,做好就診區域環境衛生整治,加強衛生間等基礎環境管理,保持衛生間等環境乾淨、整潔、安全、舒適。嚴格執行公共場所全面禁菸。
此外,各醫院應在就診區域設置建築平面圖、科室分佈圖,指示標識清晰、明瞭;爲危險、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設置醒目安全警示。強化導診服務,完善各種標識和警示,採取窗口動態調整等方式,合理分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