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不法分子混入朋友圈 北京朝陽檢方提醒社交網絡各種陷阱
不法分子混入朋友圈實施犯罪的案子比比皆是。近日,北京朝陽區檢察院對外發布,微信、陌陌、騰訊QQ等社交網絡平臺已成為犯罪的重災區。僅2014年一年,該院就辦理了百餘件此類案件,涉及煽動民族仇恨、銷售假藥、強奸、盜竊、詐騙和販賣毒品等六種犯罪類型。為此,檢方做出相關提示,使用社交網絡需警惕犯罪陷阱。
上傳暴恐照片
據北京朝陽區檢察院王瑞婷檢察官介紹,近年來,我國時有發生與宗教極端犯罪活動有關的暴力恐怖案件,對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民族團結以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危害。艾某某煽動民族仇恨案中,其使用手機登錄個人微信賬號及QQ空間,發布涉恐境外『東突』組織國旗等圖片並進行傳播,涉嫌煽動民族仇恨罪被批准逮捕。
發布假藥廣告
很多消費者選擇網絡代購渠道購買產品,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也成為售假新陣地。劉某通過在微信『朋友圈』中曬泰國減肥藥及減肥效果照片的方式進行宣傳,並使用微信聊天的形式向買家進行兜售。經查,其所售減肥藥因『未經批准而生產』被認定為假藥。後劉某因涉嫌銷售假藥罪被批准逮捕。
不懷好意交朋友
王瑞婷檢察官說,犯罪分子通過微信聊天工具搜索『附近的人』將被害人加為好友並聊天,這便為其約見被害人並實施強奸等性侵類犯罪行為提供了方便。渠某通過一次朋友聚會認識了小婷(化名)並加為微信好友,經過幾次聊天後約她吃飯。在小婷醉酒失去意識後,渠某將她帶至酒店並趁機與其發生性關系。事後,小婷一直羞於報警,在發現其懷孕後纔報案。渠某後被抓獲歸案。
虛構身份為詐騙
犯罪嫌疑人通過社交平臺定向搜索,偽裝成『高富帥』、『白富美』加入高收入聊天群,通過聊天、查看個人相冊等方式,鎖定作案目標並與之建立聯系,在獲取對方信任後實施詐騙。王某虛構有海外留學經歷、北京律協成員、高爾夫球愛好者的身份,通過手機陌陌軟件加入一個高爾夫愛好者群,與被害人結識並聊天交友,虛構急需還房貸、人在國外等事實,騙取被害人18.65萬元。
遠離有毒『朋友圈』
吸毒或因好奇尋求刺激,或為了減輕壓力,但有人卻因有毒『朋友圈』的誘惑而誤入其中,並因吸毒而販毒。在徐某販毒案中,徐某通過QQ聊天軟件加入多個吸毒者聊天群,並從網友處花1500元錢購買約5克冰毒,為『以販養吸』。此後,他在自己吸食部分後以1600元賣給另一個QQ好友1.72克,後在交付毒品時被當場抓獲。
王瑞婷檢察官提示,網友在使用社交網絡時警惕各種陷阱,加強自身人身、財產安全的防范意識,管理好個人信息,謹防淪陷在社交網絡的犯罪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