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河西區下瓦房街有一支30多人的隊伍,他們所從事的是最基層的服務工作,直接面向羣衆;他們爲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辦理社保卡、檔案存放、職業介紹和就業培訓等服務;他們全部是通過筆試、面試,競爭上來的下崗職工,在經歷過下崗後,格外珍惜難得的工作,這就是勞動保障協管員。
他們遵循“高效辦理、文明服務、開拓創新、規範服務”的原則,以“羣衆滿意就是我們工作標準”爲宗旨,以高質量、高效率的辦事能力爲大家服務,踏踏實實,任勞任怨。社區居委會裏的勞動保障協管員,更是每天走家串戶,建檔案、找崗位,奔波在轄區用人單位和求職者之間,爲雙方搭建起雙向橋樑。他們不僅是協管員、辦事員,更是“想下崗失業人員之所想、急下崗失業人員之所急”的服務員。
學雷鋒志願服務崗 耐心細緻以誠相待
走進下瓦房街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大廳,學雷鋒志願服務崗的展牌格外醒目,它在時刻提醒工作人員切實做到“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
服務大廳有10名工作人員,每天忙忙碌碌,但他們對前來辦事的人始終耐心細緻,以誠相待,讓大廳充滿了溫暖。劉晨在街勞動保障服務中心主要負責下崗失業人員的退休工作。在辦理退休審報過程中,她努力做到嚴格把關,認真審查檔案,詳細覈對信息,確保每一個人的退休審報都準確無誤。對於符合退休條件的申請人,她熱情主動,積極爲其辦理退休審報,得到了羣衆的好評。下崗失業的楊女士身體有殘疾,行動不便。由於各種原因她經常居住在外地,儘管早已超出法定退休年齡,但因對相關規定缺乏瞭解,不知去哪裏辦理、如何辦理。這加重了她的困難與心理負擔,她和家裏人都十分着急。今年年初,劉晨知道後,頂着寒風,一趟趟去上級審批部門反映楊女士的實際情況和困難,併爲其做好資料的前期準備工作。劉晨的婆婆年老體弱,需要她照顧,那些日子,她只能全都託付給家人。一次、兩次、三次,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在最短的時間爲楊女士辦理了退休手續。楊女士激動得當場就哭了,久久不能平靜,連聲說謝謝,緊緊拉着劉晨的手,說劉晨是她的恩人,沒有劉晨就沒有自己幸福的晚年。楊女士還專門送來錦旗和表揚信表達感謝。
在服務大廳,王強是最年輕的。作爲服務窗口的辦事人員,每每看到前來辦事的老年人、失去勞動能力的殘疾人,王強都會主動上前攙扶,安排座位,倒杯熱水,耐心地向他們詢問所要辦理的事項,熱情地爲他們辦理。一次,轄區居民張大爺坐着輪椅來辦事,王強看到後馬上跑過去幫着把輪椅推進來,協助老人辦理好事項,又主動幫老人拿好物品,送出門外,放好腳蹬……在辦理“4050”人員享受補貼時,辦事人有時資料不全常常需要補辦,他就隨時與上級業務部門溝通,不管天氣好壞,哪怕是隻有一個手續,送一份材料,他也會不厭其煩地去上級部門辦理有關事宜,直至辦妥爲止。王強說,只要能爲羣衆幫上忙,解決了他們的實際問題,付出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每天,服務大廳裏來辦事的羣衆不斷;每天,服務大廳的工作人員做的都是瑣碎的工作,但就是一杯水、一句溫暖的話語、雨天裏的一把傘,讓羣衆的心裏暖暖的。沒有豪言壯語,有的是實實在在爲百姓辦事,這份真誠贏得了羣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