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生態是寶坻區的綠色寶藏,今年上半年以來,寶坻區通過積極探索生態保護與建設的規劃實施、制度建設、投入機制、科技支撐等,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在鞏固清潔家園行動成果的同時,全面啓動旅遊村建設,讓百姓增收。生活好了,寶坻區還在不斷深化鄉村兩級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上繼續做文章,讓百姓有了健康守護神……這一系列重點工作的背後,是寶坻區心繫百姓,用大生態概念做好經濟民生髮展的大文章。
發展特色旅遊村 用好自然生態
北方網新媒體記者驅車從津薊高速寶坻溫泉城出口下高速,走京津新城祥瑞大街,過潮瑞大橋,不到10分鐘車程就直接進到了有着“翰林故里、葡萄莊園”美譽的林亭口鎮白毛莊村。該村作爲寶坻區今年重點打造的20個旅遊村之一,在6月6日開村。這裏綠樹成蔭、花草繁盛,白毛莊村委會支部書記馮樹林告訴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我們村人少地多,村民家房基地面積大,每家都有半畝一畝的。把這些閒置地利用起來栽種葡萄,可以讓村民增收。村裏現在引進了巨峯、馬奶、玫瑰香、巨玫瑰、維多利亞等葡萄品種,從現在栽種的情況看,這些葡萄苗長勢良好,非常適應本地的土壤和氣候條件。”寶坻區旅遊局幹部董利偉不無感慨地說:“白毛莊村一天一個樣,去年我來的時候這裏還不成規模,現在路平了、街寬了、環境變得更美了,村民愛護環境、講究衛生、文明向上也漸成風尚,在鎮裏就是一個明星村!”
走進“潮白人家”農家院,記者看到的是寬敞的庭院,清新爽利的環境,忙碌的主人,這些都是農家院的“標配”。女主人馮會仙正忙着準備午飯。第一次幹農家院的買賣,馮會仙有點兒忙,不過心裏很高興。她說:“來我家遊玩的客人都是朋友介紹來的,每天都有客人,到了週末人最多,都是天津、北京的遊客。菜品都是野菜、潮白河鯽魚、翰林雞等特色菜。食材都是自家種的,雞蛋都是農家柴雞蛋。端午節那天我們就接待了四五桌遊客,全家老少齊上陣幫忙。”
林亭口鎮黨委副書記陳立羣告訴北方網新媒體記者,現在白毛莊村有7家農家院,今後鎮裏打算在這個村再發展10家或者20家。讓家家戶戶不外出打工的人都開設農家院,大家都有錢賺。陳立羣說:“今年白毛莊村又栽種了七八百棵杏樹,明年就能結果兒。明年我們打算再栽種一些梨樹、桃樹,地上再種些草莓。這樣等梨樹、杏樹、桃樹都開花了,遊客可以遊覽賞景,有收成了就可以採摘了。每個月份都能賞景或者採摘,真正把旅遊搞活。”
旅遊村開村了,這些世代以農耕爲業的村民如何把生意做好,是鎮裏需要思考的問題。陳立羣告訴記者,接下來旅遊村還要成立旅遊公司,管理農家院,包括飯菜標準、接待水平等,對廚師、服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成立專業隊伍,管理村裏的葡萄樹。專人負責村莊的環境衛生。他說:“現在開始,包括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都是居安思危,想把這個旅遊事業做下去,真正讓百姓看到實惠。”
寶坻區有着良好的區位、資源、生態、人文優勢,如何將這些優勢放大,促進鄉村旅遊業又好又快發展,是需要當地思考的問題。寶坻區旅遊局副局長、寶地旅遊公司總經理楊作鵬表示,依託河流水系、稻田溼地、森林植被等自然資源、民俗風情和歷史文化等人文資源,包括白毛莊村、小辛碼頭村、樊莊子村在內,寶坻區今年將建成20個特色旅遊村,預計十一前具備接待能力。將實現一村一品,突出各自的特色和優勢,使寶坻成爲享譽京津冀的鄉村旅遊目的地。同時以潮白河、青龍灣爲軸線,通過路網向外延伸,將特色旅遊村及兩座新城、黃莊窪稻區和青南、青北森林公園等串聯在一起,形成“樹型”旅遊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