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田俊萍,女,52歲,大專文化,天津市田邊製藥有限公司職業藥劑師。
作爲一名普通民警的妻子,田俊萍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事蹟,但是她在自己的崗位辛勤工作的同時承擔起家庭的重擔,用默默無聞的行動支持着丈夫的公安事業。大兒子聾啞且智力受損,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公婆相繼重病臥牀,三個成爲了植物人。面對這些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與磨難,田俊萍沒有被壓跨,而是堅強的撐起了家庭的天空,邁過了一個又一個坎,用她辛勤的付出、博大的心胸和執著無私的愛,譜寫出了感人肺腑的奉獻之歌。在她的理解和支持下,他的丈夫麻萬軍得以全心全意投身到公安事業中,連續3年被評爲天津市優秀人民警察並記個人三等功,榮獲2014年年度“天好人”稱號。
如果說選擇婚姻等於選擇了人生,那選擇了警察作爲伴侶就註定一生付出與奉獻。那是在1988年,此時的田俊萍已身懷六甲,全家人在喜悅中憧憬着新生命的降臨。身爲丈夫的麻萬軍本應守在妻子身邊悉心照料,此時卻突然接到單位緊急任務。妻子田俊萍似乎感覺到事情緊急、不能耽擱,看着丈夫一臉的焦躁且不放心把妻子一人留在家裏,身爲警嫂的她覺得不能拖累丈夫,便硬撐着對麻萬軍說“工作要緊,你趕緊去,放心吧,我能照顧自己!”可就在田俊萍臨產前突然發起了高燒,由於此時的麻萬軍身在外地執行任務不能回家,導致妻子延誤治療,孩子一出生便不能發聲,經醫生診斷爲重度耳聾且智力發育不良。殘酷的現實無情的打擊着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但困難卻沒有擊垮田俊萍那堅強的心。她愧疚沒有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但她要培養孩子成爲一個身殘志堅,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從數九寒天到烈日酷暑,再苦再累她都堅持每天接送孩子到聾啞學校學習,一年365天從未間斷。爲了更好的照顧兒子,她還擠出時間學習醫藥知識,用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考取了執業藥師資格證。
公安基層工作紛繁複雜,丈夫整日在預審一線埋頭苦幹,根本無暇照顧家庭。每當丈夫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田俊萍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她深知丈夫工作的辛苦勞累,她最常對丈夫說的一句話是“你安心工作,孩子有我照顧、老人有我服侍、家事有我打理”,她深知唯有把家庭照顧好、讓丈夫無後顧之憂纔是對他工作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2012年,田俊萍的公公突發腦梗,生命垂危,婆婆因患肺感染住院治療,而她自己的父母也是常年患病不能自理,兒子又因殘疾需要照顧,繁重的生活壓力幾乎壓得田俊萍喘不過氣來,但她面對困難更加堅強。她白天要上班,下班後馬不停蹄回家爲兒子做飯,然後趕去醫院照顧老人,端水喂藥,洗衣擦背。鄰居、醫生、護士們,一提到警嫂田俊萍都欽佩不已、誇口稱讚。生活的歷練和波折,使得田俊萍臉上多了些許皺紋和滄桑,儘管青春年華已逝,歲月的痕跡悄悄留在臉上,但她始終保持着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樂觀態度,從不向困難低頭。結婚數十載,生活帶給她的五味雜陳,使她深深體會到身爲一名警嫂的艱辛,但她始終無怨無悔,默默守護着這個家,爲麻萬軍全身心投入公安工作築起堅強後盾。
在生活中,田俊萍是一位好妻子、好母親和好女兒,在工作中,通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無私奉獻,她也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寫就了不平凡的華美篇章,成爲業界的精英、同行的榜樣。26年來,田俊萍秉承着一名藥品質量檢驗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在工作中嚴格要求、精益求精,確保了經手的每一批藥品的質量。田俊萍經常說:“藥是救人的,必須把好關,我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她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多年來,田俊萍先後自學並考取了藥師、工程師等職業資格,創新建立了多項化學檢驗方法和檢測標準,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並在《天津藥學》雜誌上發表了學術論文,獲得了業界的高度評價。當企業的日籍總經理了解到田俊萍家庭情況時,欽佩的說:“田俊萍身上擁有中國婦女的全部優秀品德,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典範。這樣傑出的員工,是我們公司最寶貴的財富。”
麻萬軍常說,妻子田俊萍的支持和鼓勵就是他堅強的後盾。妻子田俊萍同樣對丈夫說,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做你的妻子,還要當一名警嫂。
2014年,因長期的繁重家務,田俊萍面色日漸蒼白,在家人的勸說下,她纔到醫院去檢查身體。結果出來後,她的體檢報告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子宮肌瘤,情況十分危險需要立即手術切除子宮。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一向堅強樂觀的麻萬軍抱着相濡以沫的妻子淚流滿面,“我對不起你,是我把你累成這樣的。”在田俊萍住院期間,多少年沒有請過假的麻萬軍終於向單位提出公假申請,獨自擔負起全家的重任,照顧住院手術的妻子、伺候長期臥牀的父母、撫養智力殘疾的孩子。夜深的時候,他獨自坐在田俊萍的病牀前,輕輕撫摸着妻子那花白的頭髮,沉默的訴說着對妻子的感激和內疚。
出院沒兩天,田俊萍就“趕”麻萬軍回單位工作。分局領導到家裏慰問,囑咐老麻多休息幾天好好照顧家裏。可田俊萍卻對麻萬軍說:“工作重要,我自己在家歇兩天就好,你們那麼忙,趕緊回去吧!”
這就是田俊萍,她身上擁有中國女性所特有的那種堅韌、勤勞、賢惠的傳統美德。她撐着這個家邁過了一個又一個坎,用勤勞的雙手,換來了老人的笑容和孩子的歡樂;用默默奉獻和辛勤付出,換來了丈夫工作上的軍功章;用她博大的心胸和對丈夫執著無私的愛,譜寫出了感人肺腑的奉獻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