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就在『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事件被證實為假新聞的同時,多家媒體也轉載了一篇名為《回鄉不能上桌吃飯城裡媳婦掀桌子》的新聞,新聞中描述稱:『第一次回農村丈夫家過年的媳婦,獨自辛苦做了一桌子十幾盤菜,到吃飯時卻被公婆攆下桌,被叫去廚房吃飯,老公也在一旁附和。隨後,媳婦怒掀桌。』
上述新聞被轉載後引發網友熱議,話題閱讀量超過30萬次。但北京青年報記者求證發現,這則新聞中的內容來源於一則網帖,而這則網帖最早發布於一家以農產品經營為目的的公眾號上,配圖早在4年前就已經在網上出現。
事件
『城裡媳婦怒掀桌』引熱議
昨日,一篇名為《回鄉不能上桌吃飯城裡媳婦掀桌子》的新聞在網絡上熱傳,多家媒體追蹤報道,引發網友討論。據了解,這篇新聞最早於2月19日刊登於廣州某報,隨後經多家媒體轉載後傳播。
上述新聞中以『發帖者稱』為新聞來源,描述了一個『城裡媳婦』跟著丈夫回農村的經歷。新聞中寫道:『發帖者稱,丈夫是農村出來的,自己第一次回丈夫老家過年。』既沒有時間、地點,也沒有介紹人物身份。
隨後,新聞描述稱:『媳婦下廚,做了一桌子的飯菜,其間婆婆連個下手都不打,讓媳婦有點不爽。等媳婦把十幾個菜端上桌,大家已經開吃了,沒人等做飯的媳婦。媳婦忙完看到桌上還有個位置,於是一屁股坐上去……公公不屑地瞥了一眼,輕輕說了句:「哪有女人上桌子吃飯的,還不出去?」媳婦以為自己耳朵出了問題,看著公公,公公又說「你怎麼還不去廚房吃!」』
新聞描述稱:『媳婦想著拿著碗筷在那沒說話,瞅了老公一眼。此時,婆婆也趕媳婦出去,丈夫也跟著附和了句:「出去吃飯吧。」』最後,媳婦因為生氣而掀了餐桌。
新聞中,在對事件描述的過程中多次引用了人物原話,但這些話均來源於同一篇真實性未經證實的網帖。
調查
最早發布於一農產品微信公號
隨後,該事件被廣州某報刊登並經多家媒體轉載。
隨後,北青報記者在搜索頁面鍵入原帖名『霸氣媳婦回農村:光乾活不讓上桌掀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檢索發現,目前,這篇網帖最早見於一個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時間為2月18日。
除了時間、地點表述不詳,文中還配發了多張『城裡媳婦』拍攝的農村家裡的照片,描述稱『要是從來沒到農村去過的城裡媳婦第一次到農村,估計有些場景是一輩子難忘的,那個落差的確不小。』但文中配發的兩張疑似為豬圈和旱廁的照片中都有明顯的水印,表明圖片並非原圖。
此外,文中描述稱,『媳婦』掀桌後也拍攝了一張現場照片,照片顯示,一張黑色長桌一角坍塌,桌上六七個碗盤散落在地上,但圖片左側露出了類似沙發的場景,黑色長桌也與茶幾類似。細數掉落的碗盤和筷子等雜物,發現與『媳婦』描述的『做了十幾盤菜』等信息不符。隨後,北青報記者將這張圖片放入識圖網頁檢索發現,這張圖片最早見於2012年的一篇博客上,博主在圖片下注明稱:『拆遷公司所作所為之一:將業主的飯桌掀翻在地。』
說法
作者稱由真實故事改寫
與此同時,北青報記者發現,在原帖文最後,留下一句話:『大家說我這麼做,對嗎?』並留下一個微信二維碼,稱『更多農村新鮮事,關注某某微信公號,嘮嘮嗑』。而這個名為農某某(化稱)的微信公號在介紹中稱:『農某某平臺致力於服務農業核心生產經營者』、『並且圍繞農業生產過程提供生產產業鏈的整合』。
昨日,北青報記者聯系了上述公眾號,詢問對方帖中內容是否真實,能否提供事件中當事人的聯系方式。對方回復稱,帖中內容為該公眾號『原創』,並解釋稱:『文章中圖文無關,根據真實故事為原型,寫作上略作昇華』,但表示『當事人不太願意接受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