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全國政協堅持履職爲民,持續關注關係羣衆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問題深入調研議政,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3月9日(星期三)9時,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5位全國政協委員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點任務,就特困人羣精準幫扶、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創業和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今天出席記者會的全國政協委員是: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國務院扶貧辦原主任範小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鬍曉義。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長、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原主任李衛紅。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市第四中學校長劉長銘。
湖北日報集團楚天都市報記者:請問範小建委員,在您擔任國家扶貧辦主任期間,曾多次到大別山革命老區進行調研,對於大別山片區的扶貧開發有什麼建議?如何處理好老區扶貧與生態保護之間的關係?既換來金山銀山,又保住綠水青山。剛纔您提到中國新一輪的扶貧攻堅最大的特點是啃硬骨頭,對於未來五年7000萬的扶貧目標,政府的信心從哪裏來?您認爲現在的低保標準真的能兜住底嗎?
範小建: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大別山以前去過多次。大別山在14個片區當中是人口最多的一個片區,人口密度最大的一個片區,同時也是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較好的一個片區。根據2014年的14個片區監測數據,大別山,就是涉及到湖北、安徽、河南三個省區,大別山片區的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在14個片區當中是最高的,而貧困發生率在14個片區當中又是最低的。所以我有一種感覺,我覺得大別山片區是有條件在14個片區當中率先實現“十三五”脫貧攻堅的片區。
剛纔你講到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係,大別山區的生態條件是比較好的,所以大別山的產業發展應該特別注意保護生態的要求,在不降低森林覆蓋的基礎上來發展我們的特色產業,這一點應該說還是有潛力的。
剛纔你提到信心的問題,這幾天有很多媒體都在問我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目標是根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決定的。一方面我們要看到,這個任務確實非常艱鉅。另一方面也要看清這個目標的含義,這個目標的含義是什麼呢?就是到2020年要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和基本醫療有保障的同時,貧困人口年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要達到或者超過2300塊錢的水平。這2300塊錢是指2010年的不變價,如果按照物價指數來調整,到2015年底,應該在2855塊錢的水平,也就是說一天接近8塊錢。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目標又是一個比較低的目標,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體系當中的一個底線性目標。
爲了這個實現目標,中央在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當中提出了幾個“一批”等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措施和途徑,包括產業扶貧、移民搬遷、轉移就業、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等等,這些措施大多數是從提高貧困人口的發展能力角度考慮的。但還有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有一個低保兜底的問題。也就是說通過前面那些措施還不能解決的話,對於沒有勞動能力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這部分人,就要通過低保兜底的辦法來解決。低保兜底大概要兜多少人呢?現在從建檔立卡的數據來看,恐怕不會低於2000萬。隨着貧困人口總量的減少,可能兜底的比重還會更大一些。如果沒有低保兜底這一條,可能實現這個目標還是有困難的。但是我們有了低保兜底這一條,就有了一個政策和制度的保障,應該說還是有條件的,應該是有信心的。現在一方面要堅持開發式扶貧的方針,一方面又要堅持把造血和輸血相結合,這也是多年來扶貧工作所取得的一條重要經驗。
你提到能不能兜得了這個底,從建檔立卡這個角度來講,涉及到的低保對象不少於2000萬人,目前民政部門所公佈的農村低保對象的總規模已經達到了5000萬,前幾年都是在5200萬到5300萬左右,2015年底的數據是4900多萬。所以從數量上來說,應該不是問題。現在關鍵是標準的問題。低保的標準目前低於國家的扶貧標準。在31個省區當中,2014年的數據,至少還有20個省的農村低保標準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所以有一個逐步實現兩線合一的問題。
最後我想強調,任務很艱鉅,但是我們還要強調,貧困是相對的,現在所實現的是階段性任務,對此要有非常清醒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