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由天津等40省市消協(消委會、消保委)與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共同發布的《全國食品安全調查報告》昨日出爐,報告顯示:四成多消費者不細看食品標簽及說明;79.46%的消費者表示對食品安全問題『遇到過,但較少』;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後選擇找商家要求退換或賠償的消費者佔比最高,同時仍有19.91%的消費者『忍氣吞聲,自認倒霉』。
此次調查歷時四個多月,多達13萬餘名消費者參與。調查發現,79.46%的消費者表示對食品安全問題『遇到過,但較少』,另有14.96%的消費者則表示經常遇到,僅有5.56%的消費者表示還未遇到過此類問題。在消費者遇到的食品安全問題中,『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事項沒有顯著標注,不易辨識』佔比超過60%;『宣傳虛假或誇大』『餐飲企業生產環境髒、亂、差,衛生不達標』和『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過了保質期還在銷售』三種情況的佔比均超五成;另有四成消費者遇到過食品摻假摻雜、腐敗變質、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情況;還有兩成多的消費者表示遇到過『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等污染物含量或致病性微生物超標』『轉基因食品沒有按照規定顯著標示』及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沒有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等違法情況。
在遇到這些食品安全問題之後,選擇找商家要求退換或賠償的佔比最高,為56.70%,向行政部門或消協投訴的,排在第二位,佔比17.81%;直接聯系生產廠家的則較少,僅為4.29%。調查還發現,仍有19.91%的消費者在遇到問題食品後,會選擇『忍氣吞聲,自認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