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中的城
一切都是那麼的令人懷想。
20世紀初,美國駐華公使保羅·S.芮恩施在他的《一個美國外交官使華記》中寫道:“內城中央的城門(指前門)仍舊保持着原來的樣子。穿過這座城門或站在城門下面的時候,人們就會產生一種難忘的印象,感到這個獨一無二的首都所特有的了不起的威嚴和高貴。”
100年後,一些告別成爲必然。
2007年4月,有個老北京的新移民,在一個名爲“老北京”的民間網站的論壇上寫道:
“我當年唸書的學校在東堂子,每到某個季節,都能聞到那衚衕裏熟悉的潮味兒,相當懷念……”
引來跟貼無數。
“還有牆根兒上的青苔。”
“夏天下完雨,真是舒服。”
“嗯,對,春天的時候樹上還往下掉蟲子。”
“夏天知了叫個不停。還有鴿子的哨聲,簡直是天籟之音。還有換汽水、修雨傘、磨刀、收破爛兒的。”
“懷念衚衕的青苔、板兒磚、北冰洋汽水兒、破背心兒的大爺、芭蕉扇的老奶奶、大茶缸子、生了鏽的的28自行車。”
“衚衕。喜歡衚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