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昨晚,位於紅橋區丁字沽三號路上的一化工研究單位發生危險品泄漏事故,百餘名消防官兵、公安民警和交警連夜趕赴現場進行處置。據瞭解,泄漏物中含有氯元素。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記者今天上午從有關部門瞭解到,截至凌晨1時許,經過消防部門的奮力搶險,危險品泄漏已被控制住,周邊交通也已恢復正常,但化工研究單位仍在封閉之中。
昨天20:10,記者在距事發現場約500米處就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化工研究單位路段已進行了臨時交通限行措施,記者只好徒步接近事發地點。記者看到,在路邊停着多部消防車、救護車以及環保等部門的車輛。在距化工研究單位大門約20米處,一名穿着防化服的消防隊員攔住記者並告知:“這裏發生了有害化學物泄漏,請立即撤離!”記者只好按原路返回。雖然用事先準備好的溼毛巾捂住口鼻,但記者依然能聞到濃重且刺鼻的氣味,只三四分鐘,鼻腔和咽喉就有乾澀、瘙癢的感覺。
消防:建起“搶險救援指揮部”
據介紹,消防部門在接到報警後,立即調派周邊地區的多個消防中隊及多個特勤分隊趕往現場,同時調派了呼吸器運輸車、搶險器材運輸車、照明車等消防特種車輛。有關人員介紹說,在事故現場,佩戴指揮員袖標的人員正在研究處置險情的方案,身穿防化服的消防官兵對泄漏點進行處置。另外,在外圍搭設起印有“搶險救援指揮部”的帳篷,該指揮部內裝有可爲沾染毒害氣體的消防官兵清洗衣物和身體的設備。
交管:兩個支隊交警全員上路
今晨,從交管部門瞭解到,事發後,交警紅橋、北辰支隊立即調派交警全員上路,對事故路段採取多項交通臨時管制措施:分別從外環線和勤儉道對準備駛向丁字沽三號路的車輛進行勸導分流,同時在丁字沽三號路的辰昌路、千里堤及本溪路、咸陽北路路口增派警力,疏導、分流車輛,緩解交通壓力;對丁字沽三號路本溪路到千里堤路段實施了交通臨時限行措施,以保證搶險車輛的暢通和市民的安全。爲了保證執勤交警的健康,交管部門還爲每名交警配備了塑料口罩。一些市民還買來礦泉水倒在毛巾上,讓交警捂住口鼻。
社區:安全疏散事故區域羣衆
在臨近事發點的人行道上記者看到了幾名咸陽路街的工作人員,他們正在用喇叭通知臨街的居民:“現在化學品泄漏,請關好門窗!進行撤離!”在千里堤與丁字沽三號路交口附近,一名自稱是街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目前,事故周邊多個小區內的羣衆已被成功疏散了,居民情緒比較穩定。”在警戒線內記者看到一些羣衆正捂着鼻子或用毛巾捂住口鼻從樓羣裏出來,跑到“上風頭”的安全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