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羣翻譯達人熱衷“找茬”,你要問爲啥?答:淨化英譯
因爲給總理翻譯時的出色表現,美女翻譯張璐在今年兩會期間名聲大振,可是殊不知美女翻譯也有出錯的時候,而合肥就有這麼一羣癡迷英譯的人給張璐找到了錯誤。
見到英文翻譯必定找茬,看見英譯錯誤立馬糾正,只要跟英文有關的就想琢磨琢磨,這羣英譯牛人真不是蓋的。李鴻章雜燴、合肥小龍蝦、臭鱖魚……他們將這些地道的安徽美食翻譯成英文,將合肥錯誤的公共標識一一糾正。要問他們爲啥愛挑錯?一個原因:淨化英譯!
美女翻譯也出錯?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爲總理翻譯的張璐成了不少英語愛好者的偶像,可是在合肥的英譯迷們看來,張璐的翻譯中也出現了個別錯誤。
“行百里者半九十”,張璐譯爲: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 side。譯文意思是:在百里的旅途中,有一半人會在途中放棄。可是原文的釋義卻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纔算是一半。張璐的翻譯與原文出現了分歧。對此,英譯迷們找到了更合適的翻譯:90% is only half done。
“聽到她的翻譯後就覺得不大準確,還和幾個搞英語的同事說了,當場的翻譯可能欠考慮,可以理解。”一位英譯迷如是說。而遠在美國的翻譯迷喻先生也表示了自己的疑義,並且指出另外幾處問題:被衆人熱捧的“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和“人或加訕,心無疵兮”的翻譯都存在一些小問題,“網絡對張翻譯的‘讚美’操之過急”。
榮事達成“耗子屠夫”
從大學教授,到普通英語愛好者,他們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就是爲英譯找茬,不管是廣告畫宣傳語,還是公共場所的翻譯,只要是有錯誤,他們都會立刻“出手”。
英譯迷“合肥老王”前幾天看見一輛送貨車,車身兩側均有中英文廣告語。 “左側從左到右爲:榮事達royalstar,可譯爲‘皇家之星’royalstar,多漂亮的名字呀!可是右側從左到右爲‘ratslayor’,可譯爲‘耗子屠夫’,真難聽! ”“合肥老王”說,漢字可從右向左讀,但英文沒有從右向左讀的。“簡直是異想天開地亂來”。
而除了這樣的錯誤,之前合肥不少公共場所英譯也出現過問題:垃圾箱也一度被翻譯成“裝水果和皮毛的手提箱”;“保護公物、樹木”被譯成“關懷服務和樹”。幸運的是,通過英譯迷們挑刺找茬,主管部門都將錯誤及時改正,英譯迷們打了場勝仗。
爲徽菜取對英文名
李鴻章雜燴叫“Li-HongzhangHotchpotch”,臭鱖魚叫“Wine FlavourMandarinFish”,小龍蝦叫“crawfish”,可這些翻譯怎麼來的,還多虧了這羣英譯迷。
“李鴻章雜燴來自一次宴請外賓,外賓把桌上的中國菜用完了,廚房只好把所剩的海鮮放在一起混燒上桌,外賓讚不絕口,不知何菜,於是中國的雜燴便被外賓稱爲李鴻章雜燴,從此聲名大振。”一位翻譯迷告訴記者,有人將李鴻章雜燴翻譯成“ LiHongzhangAssorted Dish”,字面意思是“李鴻章什錦菜餚”,可是跟雜燴又有些區別,“大家商量以後覺得還是‘Hotchpotch’更好,有雜燴、混煮的意思”。
而合肥人引以爲傲的小龍蝦也是來之不易。“中國人在翻譯‘小龍蝦’時,喜歡用yabby,但是在英文中,yabby只是小型螯蝦的一種,且有相對應的水生生物,若向外賓推薦yabby,他們不一定敢於嘗試。可如果用lobster,則是指比較奢侈的大龍蝦,也會產生誤會,所以用crawfish最恰當,就是小龍蝦”。
愛較真因爲不能犯錯
爲了更好地挑刺找茬,英譯迷成立了屬於他們的英語沙龍,而合肥市也成立了英語翻譯專家委員會,這羣英譯迷們有了更好的空間施展。
在英譯迷中間,較積極的當屬“合肥老王”,由於在政府機關工作,“合肥老王”對於英譯的重視程度高於常人,因爲英譯不對,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
“西安一家翻譯公司因單位名稱錯印而賠了2萬多,合肥也出現過印製的某郵集推倒重來的事情。”老王說,英譯需要更多細心和耐心,而英譯愛好者們所做的就是讓更多人重視英譯,“英譯也是一張臉,必須得愛較真,儘量少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