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0月10日,方舟子遇襲案一審判處案件主謀肖傳國拘役五個半月。肖傳國表示對檢方指控的尋釁滋事罪名不太理解,方舟子不認可法院快審快判的處理辦法。4日,方舟子和方玄昌遇襲案二審維持原判,肖傳國表示要申訴,方玄昌也對判決結果表示不滿。(據11月4日《北京晚報》報道)
原本以為,在『二方』與肖傳國之間,任何一個結果都會出現簡單明了的相反態度。沒想到,當『尋釁滋事罪』與拘役五個半月的量刑出來之後,被告與原告竟然都出現了『不滿意』的情況。那麼,雙方都不滿意的原因何在呢?
原因只能有一種,即雙方都對量刑輕重不滿。一者,『二方』多次想以『故意傷人罪』乃至『故意殺人罪』的罪名將肖傳國告上法庭,然而,結果卻只是個『尋釁滋事罪』,本質的區別在於,前兩者罪當判刑,後者只是涉及拘役,自然『二方』沒有達到心理預期;二者,肖傳國是知識分子,以一個近乎『流氓』的『尋釁滋事罪』給肖傳國定罪,還是有損知識分子形象的,所以,肖傳國作為文化人,自我感覺是丟不起這個人的。
其實,在筆者看來,除了這兩者『不滿意』之外,還有更多的人對判決『不滿意』。首先是法庭外面那些未治愈的、想得到賠償的患者及家屬,再就是有部分學界人士想知道一下所謂『肖氏反射弧』究竟是真是假,再就是廣大百姓想要看一看除去打人之外,肖傳國對於『學歷造假』有沒有付出代價。悲劇是,對於以上三者,法庭都沒有做到回答。我們說,即便法庭對於『肖氏反射弧』此等醫學科技不甚了解,那對於肖傳國的『學歷造假』也應該有個交代,很遺憾,法庭沒有對此做出了斷。
這是偶然,還是必然?是司法界的一廂情願,還是『二方』、肖傳國、患者與公眾都太吹毛求疵了?在筆者看來,其實大家都不滿意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學術界對於學界人的造假、襲擊等所有事都太過沈默,以致肖傳國沒認識到自己造假的錯誤所在並認識判決太重,就像唐駿說的『不知道錯在哪』,而方舟子及公眾則失望於肖傳國沒有為自己的造假付出應有的代價。
只有學術界、醫學界對肖傳國僱凶打人、學歷造假與醫術行騙等所有事宜給出一個綜合判定,並且必須讓肖傳國認識到他的錯誤所在,判決的公信力纔會得到每個人的認可。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