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4月28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四年前,2008年的這一天,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內彩旗飄飄,迎風招展,隨着一期工程的竣工,一座大氣洋氣的新航站樓迎着太陽的光輝赫然矗立在世人眼前。
一期工程的竣工猶如一聲號令,拉開了天津機場向建設中國北方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大型門戶樞紐機場躍進的序幕;打響了天津民航業開拓創新、飛速發展的攻堅戰;掀開了空中通道服務、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
時不我待,奮勇爭先,一往直前。
順勢藉助一期工程竣工吞吐能力大幅提升的有利時機;牢記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市委提出的“構築三個高地、打好五個攻堅戰”的決策部署;緊緊抓住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國務院將天津定位爲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的歷史機遇,天津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由2006年的276.7萬人次增長到2011年的755.4萬人次,年均增長22.3%,高出全國平均增速8.9個百分點;貨郵吞吐量也由2006年的9.7萬噸增長到2011年的18.3萬噸,年均增長13.6%,高出全國平均增速4.6個百分點;旅客吞吐量全國排名由30位上升到24位,貨郵吞吐量排名由15位上升到12位,實現了全面開花,整體上水平。
伴隨着吞吐量的大幅提升,近年來,天津機場還先後完成了停機坪擴建、第二跑道建設等任務,飛行區等級也由4D級上升爲4E級,可滿足目前世界各類大型飛機全載起降,成爲具備雙跑道運行能力的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也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平均值超過80%,同比提高14.15%,提升幅度居全國第一。截至2012年3月,天津機場通航的國際國內城市達74個,已執行的運輸航線達92條,分別是2005年的1.64倍和2倍。
走進天津機場,映入眼簾的總是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在值機櫃臺、在安檢通道、在候機大廳,貼心及時的服務總能使每位進出港旅客滿意離去;而在跑道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航班,起起降降,爲天津帶來四面八方的貴客、搭起通向全球的空中橋樑、串起區域經濟發展的脈搏。
“十二五”以來,天津機場更是在繼續保持吞吐量和航線飛速增長的同時,着力將又好又快發展引向深入。正如天津機場總經理閻欣所說,天津機場就是要以人性化的品牌建設,打造文化凸顯、流程合理、制度健全、操作規範的精品機場,並以更科學的眼光規劃未來。
2011年5月天津機場、天津航空聯合天津站推出了“經津進京空鐵聯運”產品,邁開了機場“多式聯運服務”的腳步;同年6月又聯合民航天津空管局及東方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建立了“津滬空中快線”聯盟,拉開了實現天津與更多城市空中“公交化”連接的序幕;隨後又分別在河北省黃驊及滄州設立了異地城市候機樓;並於今年3月底啓動了中轉聯程業務……人性化的品牌服務有力地促進着干支結合航線的發展,也使此前流向周邊機場的客流紛紛迴流。“由於工作關係我常搭飛機前往全國各地,對天津機場很是熟悉,不過這幾年機場的變化讓我很是欣喜,不僅服務水平大幅提升,航線也越來越豐富,可以不再去北京直接從家門口出發,感覺真好。”市民李先生說。
與此同時,自一期工程竣工,天津機場便開始了“跑道東側發展客運、西側發展貨運”的雙區運行格局的推進。至今,天津機場二期擴建工程中的T2航站樓已進入主體結構建設階段,機場西側航空貨運物流園區的規劃也在時不我待地進行之中……一張科學發展的藍圖漸漸清晰。此外,天津機場還敏銳把握區域航空市場發展動向,強化營銷戰略的針對性和主動性,爲推動我國北方航空貨運的進一步發展,打造環渤海地區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於日前(4月24日—26日)在津舉行了“中國航空貨運發展國際論壇2012”,爲航空運輸企業交流合作搭建平臺。中國民航局綜合司研究室主任劉少成表示,未來,中國民航局也將通過給予航線經營權、航班時刻資源等政策支持,積極引導形成以北京、天津爲主的環渤海地區、以上海爲主的長三角地區和以廣州爲主的珠三角地區三大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羣。
今年,天津機場將繼續以建設中國北方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大型門戶樞紐機場目標不動搖,預計旅客吞吐量將達到9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1.6萬噸,起降架次8.8萬架次。按照天津機場戰略部署,到2015年,機場將實現旅客吞吐量17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成爲旅客吞吐量居全國前二十的大型區域性樞紐機場,初具規模的國際航空物流中心。本報記者萬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