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按照天津大學內燃機研究所退休女職工陸份生前的心願,她的眼角膜和遺體將分別無償捐獻給天津眼科醫院和天津醫科大學。老伴輕輕撫摸着陸份留下的遺囑和辦妥的2份公證書,欣慰地說:“醫生告訴大家,她的眼角膜能救6個失明的病人。她終於實現了自己最後的願望。”
陸份是天津大學內燃機研究所的一名退休職工。2010年,當時73歲的陸份寫下一封2頁的遺囑,要無償捐獻自己的眼角膜和遺體。“我的一生奉獻不多,現已年老,更奉獻不了什麼。唯有我死後的眼角膜等器官和遺體還可以無償捐獻給天津眼科醫院和天津醫科大學。”陸份寫道:“其實,人死後,身上的一切東西都不需要了。不過大多數人的觀念對此都有阻礙,所以往往使得志願者的願望不能實現。希望我的家屬能理解我的願望……至於在捐獻者紀念碑上刻寫名字的手續就不必去辦理了。”
同是天津大學退休教師的老伴王鐳告訴記者,上網下載、填寫登記表以及去排隊辦理公證的過程對老年人來說有些複雜,他也曾勸說陸份省去這些“麻煩事”,而陸老師只是笑笑。“直到2011年2月,她把2份公證書辦好了我才知道。”陸份身體一直不太好,多年前還得過半身不遂,她是一個人從西青大寺的家裏坐公交車到河西區,往返了3次才辦妥了手續。
2012年2月,陸份被確診爲肺癌晚期。2月16日手術前,老伴觀察到陸份有話想說,便連忙從身上的包裏拿出保存完好的2份公證書,“她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6月25日清晨,陸份離開了人世,她的老伴幾經輾轉聯繫,終於依次完成了陸份捐獻眼角膜和遺體的心願,眼角膜用於救治失明病人,遺體贈給醫科大學培養醫學生。“她不刻碑、不圖名利,只想有利於國家和活着的人。”(通訊員朱寶琳記者邵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