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每逢週四的下午,北辰區天穆鎮文化站的排練大廳裏,都會準時傳出陣陣歌聲,其專業水平讓人很難想象這是一支由普通社區老年人組成的業餘合唱團,去年還從北辰區“金光大道”羣衆藝術之星大賽中脫穎而出……而一手打造這支合唱團的,就是團長馮光琴老師。
從“門外漢”到“老師”
馮光琴今年60歲,2001年從造紙廠退休後,喜歡唱歌的她就加入了當時所在社區的合唱團。“進了專業隊伍,才知道愛唱歌和會唱歌是兩碼事。”初進合唱團的馮光琴不懂樂理,看不懂樂譜,不服輸的她買來了《樂理知識》《鍵盤知識》等一大堆專業書籍,在網上觀看教學視頻。除此之外,甚至買了架鋼琴擺在家裏,“彈得好不好且不說,起碼能培養樂感”。經過多渠道攻堅,馮光琴無師自通,能識譜會唱歌了。
從社區唱到鎮裏“正規軍”
2010年,馮光琴搬家到天穆鎮,當時的方舟社區工作人員找到她,請她輔導社區的合唱隊。說是合唱隊,其實就是十幾個愛唱歌但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老人。馮光琴因材施教,把音符比喻成餅,一個一個教;沒有地方排練,自家客廳就變成排練場。在馮光琴的帶領下,合唱隊越唱越好。2011年,在區裏“金光大道”羣衆藝術之星大賽中脫穎而出。如今,合唱隊已經被鎮裏吸收爲“正規軍”,從最初的十幾人發展到現在的50餘人,團裏年齡最大的79歲,最小的也有50多歲,既有退休的老職工、老教師,也有普通的老農民。“現在人多了,可以分聲部,有排練廳,有專業的老師,相信我們會越唱越好”,談起自己的合唱團,馮團長信心十足。
晚年生活越唱越快樂
“運動可以鍛鍊胳膊腿,唱歌可以鍛鍊五臟六腑,能修身。參加合唱團之後生活充實,就不會閒着無聊琢磨家長裏短,有利於家庭和諧,能養性。”在這套“修身養性”理論的指導下,馮光琴的晚年生活過得可謂豐富多彩:“每週四下午集體練習,週一給基礎差的團員上小課,老伴兒非常支持我,每次都親自接送。邊唱邊學讓我熟悉了網絡,認識了很多看不見的網友,其中最小的只有10歲。年輕人懂的我都懂,和兒媳婦也沒有代溝,像朋友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