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日,莫言在家鄉高密接受了的專訪,迴應了一些外界爭論。
記者:此前成爲諾貝爾獎大熱門後您一直沉默,知道網上對您的各種爭議嗎?
莫言:之前我要跳出來豈不就成滑稽劇的小丑了?只是一個博彩網站的說法而已,不能當真。我知道網友中有的在捧我,有的在罵我,對我來說這都是一種幫助。正是有了互聯網有了微博纔有了這種廣泛、直接溝通的可能性,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有這麼多人喜歡我的作品,也有這麼多人厭惡我。這種爭論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世態人情,也照出我自己。
記者:你的作品是否具有批判性也讓很多人爭論不休。
莫言:我認爲批判性是文學的重要功能,一個作家寫作過程中應該關心社會、民衆的疾苦,將這些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中,但除了批判,真善美的一面也應該歌頌。現在總流行說普世價值,這個詞快被用濫了,在我看來很簡單,普世價值就是真善美。
記者:您的《天堂蒜薹之歌》就被認爲很有批判性。
莫言:那是我1988年的一部作品,當時我還比較年輕,激情澎湃,那部作品反映了我當時對社會的看法,也許今天看來有點偏頗,但基本能代表我的社會態度、人生態度。
記者:你跟諾貝爾的評委馬悅然熟嗎?
莫言:認識而已,談不上熟悉。不過想必這次12月份去瑞典時就能見到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