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可能接到過這樣的通知:“恭喜您,您的號碼被抽取爲幸運號碼……”;您可能接過這樣的電話:“老朋友啊,猜猜我是誰……”您可能收到過這樣的短信:“您的孩子出車禍了,現在醫院,趕緊給打錢過來搶救……”。如果以上情況出現任何一種,您可能已經成爲了電信詐騙的目標。
近年來,日趨猖獗的電信詐騙犯罪,使人民羣衆深受其害,嚴重影響着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如何有效防控此類犯罪案件的發生,是有效維護人民羣衆合法財產權益的一大課題。
現階段,電信詐騙犯罪呈高發態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特點:
(1)詐騙手段多樣並不斷翻新。目前,利用手機、電話和網絡等通信手段實施的電信詐騙形式多樣,手段日益翻新。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
引誘型詐騙:以提供色情服務、六合彩特碼、中獎信息爲誘餌,以各種名義收取“手續費、服務費、會員費”詐騙錢財。
交易型詐騙:在網站、論壇發佈大量廉價商品廣告,然後在一旁設置各大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鏈接圖標,當事主點擊時,就進入了假冒金融機構的網頁,網銀賬號和密碼很可能被盜取。
假冒型詐騙:假冒司法機關、銀行等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以財產保全、刷卡透支等理由騙取被害人的錢財或冒充被害人的親屬、朋友編造親人生急病或發生意外等事由騙取財物。
回撥型詐騙:撥打受害人的手機,接通後立即掛掉,受害人回撥電話,被賺取高額話費。
恐嚇型詐騙:犯罪分子恐嚇事主破財免災。內容如“我是黑社會的,受人之託,要你身體的××,要想消災,匯筆錢到……”
(2)犯罪手段隱蔽,查控困難。犯罪分子在選擇作案工具時大多會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如用假的身份證明開設銀行賬戶,或者選擇不用登記身份證明的手機卡。同時犯罪分子通過羣發器等工具發送短信息,不與被害人正面接觸,使得犯罪嫌疑人的個人特徵很難被掌握。犯罪分子一般都設定手機捆綁功能,一旦有人受騙,將錢匯入指定賬戶,嫌疑人的手機就會收到短信提示,此時,犯罪團伙將會跨省、跨境、跨銀行使用多張銀行卡在ATM機上迅速將錢分散轉賬、取走。
(3)組織程度高,團伙性明顯,反偵查能力強。團伙犯罪重要的特徵就是組織嚴密、分工明確,這些特徵在電信詐騙犯罪上表現得尤爲明顯。從我國公安機關破獲的多起電信詐騙案件來看,此類犯罪通常團伙成員衆多,往往是多個犯罪組織糾合在一起,分爲指揮組、話務組、取款組、網絡組、洗錢組等,每組都有一個管理者,相對獨立運作。
(4)跨地域、跨境作案日益凸顯。在我國,電信詐騙的始發地在福建省及其周邊地區,電信詐騙從在國內跨省份進行,到現在的跨境、跨國進行犯罪。目前,主要表現爲三種情況:一是境外指揮、境內操作特點突出;二是境內跨省跨市明顯。如公安部去年破獲的“3·10”案件,涉案區域涵蓋我國近30個省區市及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三是受害者分佈範圍廣泛。由於採用電信等通訊手段進行詐騙,其羣發範圍廣泛,“盲打”號碼的隨意性較大。
2011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佈《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電信犯罪進行進一步規定,解決電信詐騙定罪量刑中遇到的問題,爲我們打擊犯罪提供了有力武器。在打擊犯罪的同時,防範也同樣重要。有必要對電信服務和銀行網銀等業務中出現的漏洞進行分析,提出相關整改、預防建議,同時加大防騙宣傳力度,減少電信詐騙發生。
(1)提高證據收集能力。必須加大科技強警力度,對該類詐騙特別要注重研究,採用、開發與計算機網絡相關的各類行業產品及電話定位、追蹤等技術,以便迅速鎖定作案人員,有效採集與保存相關犯罪證據。同時,偵查人員要有固定證據意識,改變僅重視“口供”的情況,用光盤和電子信息存儲裝置對電信詐騙的有關證據進行固定,增強證據證明力,防止當事人翻供造成案件事實無法認定。
(2)建立執法合作、協作機制。首先,各地公安機關要建立異地協查、資源共享和案件線索移送工作機制。通過嚴密的偵查網絡,使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抓獲。其次,公安機關與銀行之間要建立涉案賬戶銀行查詢凍結快速通道。如果發生此類案件,銀行要第一時間追蹤資金流向並凍結贓款,協助公安機關,從資金流向上查清犯罪團伙的組織分佈情況。再次,公安機關與電信部門之間要建立便捷的涉案號碼查詢通道。電信部門要協助辦案單位,通過電子信息追蹤,查清犯罪團伙的網絡結構,發現和堵塞電信服務中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的漏洞。
(3)明確監管責任。首先,加強銀行卡管理的規範化。個人代理多人辦理銀行卡的,髮卡銀行應進行認真審查,無正當理由應不予辦理。同時加強異常交易信息監測,對出現同一人大量辦理開戶,頻繁開戶銷戶、短期內資金匯入轉出異常等情況,應履行監測分析排查義務,及時報告公安機關。其次,在實行手機實名登記制的基礎上,可以對短信進行過濾。如福建省安溪縣中國聯通、移動等通訊運營商主動對短信發送的頻次進行控制,凡是10分鐘內發送短信超過100條的便將該號碼停機或者限制短信發送功能;此外還主動對短信的關鍵詞進行過慮,對有害短信予以屏蔽,阻止不良信息的發送。
(4)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全民反詐騙意識,這是預防詐騙犯罪的最佳途徑。針對電信詐騙手段翻新快的特點,建議公安機關聯合電信、銀行等部門,通過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媒介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將國內國際新型詐騙犯罪手段予以揭露,通過向公民的手機發送警示性、提示性信息等,提高公衆防騙意識。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要加大對客戶的安全提示。如客戶辦理銀行卡、存摺時,可以讓工作人員向客戶介紹使用銀行卡、存摺的注意事項以及防止受騙的基本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