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 春節本是放鬆休閒的時候,但在天津駐上海辦事處經濟合作處處長王硯江的眼中,卻是招商引資的好時機——
春節黃金週本是人們放鬆休閒的時候,但在天津駐上海辦事處經濟合作處處長王硯江的眼中,卻是招商引資的好時機。昨天下午,記者來到王硯江家中採訪時,他的電話一個接一個,“我這拜年電話快成招商熱線了,電話那頭不是本市的區縣園區,就是江浙滬的企業、商會。每個電話都連着一個項目呢。招商引資就得利用假期做好準備,一上班馬上就能進行。”
“李科長,過年好,我在天津給你拜年了。有個好消息,我回津後經過考察,發現武清京津科技谷的公共技術平臺和後勤保障平臺都很完善,特別適合你們這個項目。一上班你安排個時間過來考察下,這邊我都給你聯絡好了……”王硯江對記者說:“每年春節都是促進項目接洽、落地的黃金時期,可得把握住了。企業和園區想相互瞭解,由我來當‘紅娘’,藉着電話拜年的機會,搭起溝通合作的橋樑。年前我預交了1000元話費。”
王硯江打電話的時候,他的愛人和記者聊起來:“節前半個月他就回來了,可一天到晚跑園區,家裏什麼也指不上他。”
打完電話,王硯江指着桌上厚厚的一摞材料說:“年前由辦事處主任薛輝帶隊,我們抓緊把本市的各個區縣都跑了一遍,像河西區的解放南路項目,河北區的旺海國際城市綜合體、西青開發區等,都進行了實地走訪。過節這幾天,我得將材料梳理一遍,多掌握每個園區的情況和特點,纔能有針對性地推薦企業進行合作。”
拜年電話一個接一個,記者粗略統計下,一下午就接打了20多個和招商有關的電話。“招商講一個‘快’字,動作慢了,項目就可能讓別人搶走。”王硯江告訴記者,去年上海辦事處完成招商引資到位額88億元,涉及項目19個,多數是現代服務業和高端製造業。“我們還和《渤海早報》合作刊出《長三角動態》100期,通過實地調研及時反映了長三角地區的先進發展經驗,獲得市領導批示20件次,爲政府提供了決策參考。要乾的事很多啊。”
記者和他開玩笑:“您瞧您忙的,哪像過年啊。”王硯江手裏還拿着一張長長的名單說,“這些都是這幾天要通電話的人。南京一家集團想在津南區建一個物流配送基地,可雙方溝通不暢,項目擱置。通過我的多次聯繫,現在終於重新銜接上了。我得借拜年機會,促進雙方加快進度。”說着說着,王硯江的手機又響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