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任敬祿夫婦一起相守了60年。
天津北方網訊:58.1%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如果入住養老院,57.1%的老人最接受的費用是1000至2000元之間;78.6%的老年人選擇養老機構時看重醫療條件好……這些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天津調查總隊日前發佈的《天津市老齡服務業發展需求的調查研究》。這次調查共選擇了本市60歲以上老年人234人。從調查數據看:老年人在養老方式的選擇上還是“不願意離開家”。願意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也對服務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本市調查
去養老機構 “下決心”的不多
近年來,本市老年醫療和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各級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對醫療和養老設施進行整合和提升改造,爲所有老年人購買了常見病“十八項”醫療服務,各類養老機構擁有牀位38000餘張,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站)近800個,託老所、虛擬養老院正在逐步普及。
在這次調查中,真正“下決心”選擇到養老機構度晚年的僅佔7.7%。34.2%的老人目前還不能確定選擇哪種養老方式。58.1%的老人選擇“養老不離家”。在選擇機構養老的老人中,能夠接受的機構費用標準爲:在1000元以內的佔32.5%,在1000-2000元之間的佔57.1%,在2000-3000元之間的佔9.1%,在3000元以上的佔1.3%。從老年人希望養老機構提供的條件看,有78.6%的老年人選擇醫療條件好;66.8%選擇離子女近;66.1%選擇伙食好;53.3%選擇環境優雅;43.7%選擇娛樂活動多;選擇公共交通便利、能和朋友來往等其他條件的佔4.8%。
老人說法
看重機構醫療條件 萬一生病能有照應
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爲什麼最看重醫療條件等因素呢?在南開區望園養老院裏,任敬祿與葉雪芹老夫妻的生活就很有代表性。任爺爺已經年近八旬,與老伴一起相守了60年,二老的三個兒女也都是事業有成的精英,只是,陪老人的時間越來越少了。近幾年,葉奶奶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每個星期都有一天需要輸液和輸氧。老伴兒要看病,任爺爺一大早起來去醫院排隊掛專家號,再回家接老伴兒,一折騰就是一天。最終,二老決定要住養老院,他們最看重的就是有專業醫療人員解決自己的看病難題。入住養老院以後,葉奶奶輸液輸氧會有專業的醫護人員到房間裏進行服務。每週醫院專家還會來到養老院給老人們免費診療,再也不用爲了看病東奔西跑了。任爺爺說:“人老了,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身體,要是有點毛病,怕的是給兒女們‘找事兒’,所以,養老機構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有病了能及時有個照應,心裏有安全感。”
居家養老
從送餐到送藥 服務需多樣化
調查顯示:大約六成的老年人希望“養老不離家”,在對居家養老未來服務需求上,有49.4%的老人未來養老服務需求將增加;從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項目看,有52.9%的老人選擇緊急情況救助服務;51.6%的老人選擇送醫送藥上門服務;45.2%的老人選擇生活服務熱線;40.7%的老人選擇送餐服務;37.6%的老人選擇維修服務;33.9%的老人選擇家政護理;21.3%的老人選擇組織開展文體娛樂活動;18.6%的老人選擇設立日間照料中心服務;15.8%的老人選擇陪同看病服務;14.0%的老人選擇代購日常生活物品;12.2%的老人選擇心理諮詢服務。(記者任悅 李海燕 通訊員 徐學增 杜志軍 攝影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