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從檢30年,被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反貪局長張京宏扳倒的貪官不勝枚舉:有的位居高職,有的涉案過億元。儘管工作成就值得驕傲和自豪,但張京宏的夢想卻是“貪污腐敗越少越好,辦的案子越少越好。”
作爲一名長期工作在反貪戰線的檢察官,張京宏深知,要實現這個夢想任重道遠。“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人民羣衆從每個案件中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和正義,也讓每一名官員從心底裏真正地敬畏法律、敬畏權力、敬畏人民。”張京宏說。
從部委大院裏“揪”出貪官
北京市西城區部委林立。曾任西城區檢察院副檢察長的張京宏,參與辦理的許多大要案都跟這些“大衙門”有關係。
辦理這些“大衙門”案件,經常是“進不去門、見不着人”,有的單位的個別人甚至幫着犯罪嫌疑人“玩失蹤”,案件往往因此陷入僵局。然而,張京宏在與這些“大衙門”的貪腐者頻頻過招中,從未低過頭。
在辦理一起涉及多個部委機要幹部虛報郵費套取公款窩案的過程中,某部委的門衛將張京宏他們擋在門口,幾番交涉仍進不去,張京宏心生一計,“冒充”朋友將涉案人員“騙”出了大院,並採取了強制措施。
人剛被帶走,這家單位的電話就打過來了,態度十分強硬,“從來沒有人敢查我們的人,限你們下午下班前放人!”
張京宏接完電話不動聲色,暗中讓偵查人員對嫌疑人進行訊問。下午6點,電話準時響起,而此時嫌疑人已經交代完畢。
在另一起案件的查辦中,某部委相關人員屢次以嫌疑人出差爲由,拒絕辦案人員進入調查取證。張京宏頂着壓力拍板,在一個週末,將嫌疑人從家裏帶走調查,最終案件得以突破。
“有人說我乾的是‘太歲頭上動土’的活兒,我卻不這麼認爲。法律面前沒有官位大小之分,也沒有大單位和小單位之分,對於貪腐案件,不管是誰,我們就應該理直氣壯地辦!”張京宏說。
憑藉一名反貪檢察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帶領的團隊先後參與偵辦了多起大案要案:辦理的原國家藥監局藥品註冊司司長曹文莊受賄案,揭開了隱藏多年的藥品註冊黑幕;參與偵辦的原鐵道部系列腐敗案件,讓張曙光、蘇順虎等一批貪腐官員曝光於陽光之下。
用證據讓說情者“閉嘴”
對反貪檢察官來說,辦案過程中,各種來頭的招呼、說情如同家常便飯。
“通常一件案子到手上,各種拐着彎的關係就會找上門來,家人、同學、哥們兒、上下級等等,甚至有的單位會拿着公函上門做工作。”張京宏說,從接手案件開始,他就要做好應對各種說情的準備。
接到案子後,張京宏往往會讓辦案人員先對案情做一次評估,看看嫌疑人交往是否廣泛,在哪些方面可能有干擾,做到心裏有數,以不變應萬變。
在“應付”這些說情打招呼上,張京宏也有自己的妙招。在他看來,證據就是排除外界干擾最好的“擋箭牌”。
在查辦北京市某區街道房管所所長張某貪污拆遷款案件中,張京宏發現,張某在區裏頗有“人緣”,關係十分複雜,案件剛受理,區裏就有人“過問”案件。
如果從拆遷項目着手查,肯定會“打草驚蛇”,張京宏索性先從一條舉報張某長期到澳門賭博的線索入手,首先查張某的出入境記錄。
“當時,我們讓工作人員打印出張某在2007年和2008年的出入境記錄,拿來一看,凡是雙休日,他就沒有閒着的,全都是往返澳門的。不說別的,他的工資就遠不夠買這些機票的。”
拿着記錄單,張京宏心裏有底了。“之前打招呼說情的人看完記錄單後,什麼話也不再說了。”張京宏說。
“反貪辦案最怕辦成‘夾生飯’,如果證據不紮實,容易招來說情或其他干擾。對於說情者,我們最有力的迴應就是用證據說話,用案件質量說話。”張京宏說。
“老虎”要打,“蒼蠅”也不放過
作爲一名老反貪,張京宏也有自己的困惑。
在查辦一起官員腐敗案中,張京宏和同事們收到一封涉及這位官員的舉報信。後來,檢察人員在搜查這名官員的辦公室時,他的辦公桌裏,竟然出現了同樣的舉報信。
“單位內部人員爲貪腐者通風報信的類似情況並不鮮見。”張京宏坦承,近年來他參與辦理的案件中,當事人任職單位所提供的線索越來越少。
“一些單位擔心廉政‘一票否決’,對發現的貪腐線索捂着蓋着,不願主動揭醜亮短,甚至在案件查辦中還爲當事人‘打掩護’。”張京宏說,隨着反腐敗工作的不斷深入,相關配套制度也應該作出相應調整。
中央提出要“老虎蒼蠅一起打”,一批省部級高官被立案查處,張京宏也參與了其中一起案件的查辦。
“居高位者貪腐危害巨大,但對於那些與民爭利的‘小官大貪’,也不能掉以輕心。”曾經辦過多起民生腐敗案件的張京宏對此深有感觸,他堅定地說,“‘老虎’固然要打,‘蒼蠅’也不能放過,只要是貪腐者,我們就要‘死磕’到底。”(記者陳菲、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