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天津 民生 津抖雲 文娛 體育 財經 地產 IT 汽車 時尚 教育 健康 場景秀 文旅 工作室

【新聞背景】近期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不斷受到質疑,有心的網友通過各種對比,提出該系列紀錄片有抄襲的嫌疑,更有網友『打假』稱該紀錄片中所提到的拉提琴女孩家境並不貧困,她是導演公司旗下的藝人。承接《舌尖1》的良好口碑而一度席卷收視狂潮的《舌尖2》,怎麼就突然成了各種質疑點匯聚的對象?其中又隱含著什麼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所謂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可見,紀錄片最關鍵的地方就是『真實』。《舌尖2》被曝造假,正是被擊中了要害:《舌尖》系列被定位為美食紀錄片。

5月12日,植物學博士顧有容在網上發表博文,從植物學角度證明《舌尖2》第一集中的藏族小伙爬樹取蜂巢的鏡頭疑似存在作假——攀爬的40米大樹,與最後取蜜的樹根本就不同,並且還有網友稱,據《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7月25日的報道《西藏波密群眾養野蜂收野蜜》,西藏波密以蜂桶養蜂,人們非常輕松就能收獲蜂蜜,根本不需爬樹,這也是當地人發家致富的好幫手;《舌尖2》第四集中的『學琴女孩』還被質疑是《舌尖2》導演鄧潔及其丈夫陳磊公司旗下的簽約藝人,遭節目組發聲明否認,但真相仍缺位。要知道人們之所以會為片中人物與美食之間所糾纏的情感而感動不已,皆基於人們相信這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故事,充滿代入感,感動是理所當然的。當人們發現這可能是『假』的時候,自然會覺得被欺騙,情感被消費。《舌尖2》因真實性受到質疑,動搖的是其紀錄片最基本的屬性。


其實如果我們以更廣泛地去審視很多熱播的電視節目,會發現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各種質疑。除了被質疑的《舌尖2》以外,產房真人秀《來吧孩子》被觀眾吐槽『消費隱私』、『重口味』;相親節目的『假嘉賓』『假牽手』現象更是層出不窮。

電視節目的各種『造假』,其實是在『造節目效果』,以此助力收視率,結合當前我國電視節目的現狀來看,在面對各種新媒體形式的節目的衝擊之下,『不求真實只求吸引觀眾』的『唯收視率論』似乎是為求生存的無奈之舉。但是作為傳統媒體的電視臺,天然承擔著『媒體公信力』的社會責任,無論所播出的是博君一笑的娛樂節目還是正兒八經的新聞資訊。畢竟,作為人們重要的信息來源窗口之一,電視節目在播出的時候,就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傳導某些價值觀,社會影響不容小視。電視節目在收視率與社會責任兩者之間應該找到平衡,光盯著收視率,無視社會責任,會造成電視臺公信力流失的惡果。

與此同時,觀眾的審美趣味也在不斷提昇,當電視節目的質量與觀眾的審美水平出現差值時,各種質疑自然紛沓而至。君不見各類『抗日神劇』無不被罵『瞎編歷史』,被吐槽得體無完膚,最終被廣電總局下令禁播。當觀眾對電視節目提出更高的要求的時候,從業者制作水平是否能滿足觀眾的要求,也成為了電視媒體保持競爭力的最重要砝碼之一。

《舌尖2》故事多美食少 采蜜鏡頭被指嫁接畫面

摘要:《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播出剛過半,前三集在全國的上星頻道的所有節目當中已超越了同時段的電視劇、綜藝節目,拿下收視率的第一名。高收視下,首試周播的《舌尖2》引發的話題和爭議比第一季多得多,例如人文故事太多、部分片段被指抄襲等。【詳細>>

《舌尖2》提琴姑娘被指『裝窮』:每把琴40萬元

摘要:《舌尖2》第四集提琴女孩沈子鈺也陷入了造假的質疑之中。提琴女孩的母親為了女兒學琴,竟然五年不見丈夫、連家人病危都不回去看一下,這樣的故事橋段已經讓網友們認為太過畸形,昨天更有網友『Cheka-機槍天使』公開微博爆料,連這樣的故事也是編造出來的。【詳細>>

『舌尖2』涉造假 電視節目屢遭質疑

摘要:今年4月份開始,《舌尖上的中國2》、《花兒與少年少年》、《來吧孩子》等節目相繼開播,這些節目在熱播的同時,也因內容等方面引起不少爭議。對於這些話題,不少業內人和專家都給出了自己的看法。【詳細>>

收視率與公信力的角力在電視行業仍未停止,『觀眾日益提高的審美趣味』與『難以經得起推敲的電視節目』之間的矛盾,是造成網上各種對電視節目吐槽的深層次原因。《舌尖2》被質疑,恰恰說明,電視節目不能吃老本,過往的名聲不代表今天也依然適用。無論《舌尖2》是否真的存在造假行為,都應該作為電視節目的行業案例,時刻警醒著從業者們。

北方網新聞客戶端 關閉
北方網網友一級病犯: 舌尖是不是應該又叫一起來找茬?
北方網微信網友留學僧: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紀錄片能不能不造假?
北方網微博網友當老大: 一個到處假貨的神奇過度,就這還紀錄片?
北方網微博網友低頭笑語: 怎麼有那麼多嘈可吐。。。還能不能安靜地看個紀錄片了。
北方網網友mskdy: 其實覺得。看看就好了啊。追究那麼多也沒啥意思。
北方網微信網友月亮點子: 我還記得他們吃到蜂蜜時哪個滿足的表情。當然真的很讓我動容。
北方網微博網友niddle: 一檔本來好好的節目就因滿足某些人的利益,私心糟蹋的面目全無,可惜了第一季的好口碑。
 
 
編輯:李彤
電視臺市場化運作,收視率與廣告營收掛鉤是造成『唯收視率論』的主因。電視臺在市場化運營的同時,更不能忘記自身根本!作為信源,真實纔是最重要的!
 
編輯:鄭津
紀錄片造假行為如果不得到糾正,就如同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不僅影響到自身聲譽,亦會造成行業危機,其他紀錄片也會受到影響。
 
編輯:包天墅
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電視節目嘗試造假、獵奇等方式來吸引觀眾眼球,雖然提高了觀眾收視率,但是變味兒的節目內容也在提醒著電視從業者應該時刻牢記自身擔負的責任。
 
編輯:尹辰辰
《舌尖》不是娛樂節目,片中的閃光點該是記錄下來的,而不是為了收視率『制造』出來的。『造假』讓紀錄片變成了電影,這讓觀眾情何以堪?
 

新聞中心 鄧坤偉

監制:梁宏峰
頁面制作:李孝樂
內容編輯:鄭津 鄧坤偉
          尹辰辰 李彤 張麒麟
策劃出品:北方網新聞中心
欄目熱線:022——23601711

Copyright (C) 2000-201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