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6月5日,記者隨津沽環保行記者團來到本市重要的水源地——於橋水庫的白莊子生態濕地保護區,林草濕地工程目前已全部完成。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多種功效。於橋水庫自2003年啟動了林草濕地工程,目前已全部完,該工程的實施,不僅淨化了水庫水質,同時從根本上改善了庫區周邊的生態景觀。
記者團在白莊子生態濕地保護區放眼望去,庫區的水面上一片片蒲草、蘆葦蕩隨風起伏。『白莊子濕地工程是整體林草濕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西起漁陽鎮東大屯村,東至東馬坊村,總面積3000畝,共栽植蘆葦、荷花、千屈菜等水生植物1500多萬株,淨水效果顯著。』
庫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水庫蓄水高峰期時,蘆葦、蒲草等植物會淹沒在水裡,吸收水中氮磷等多種營養成分,從而發揮了涵養水源、滯納水中污物的效用。據了解,林草濕地工程是『美麗天津一號工程』的重點建設內容,也是於橋水庫水源保護工程的重點項目,規劃總面積1.8萬畝,涉及漁陽、穿芳峪、馬伸橋、出頭嶺、西龍虎峪和五百戶6個鎮。整體工程從2013年開始實施,目前已全部完成,主要栽植水土保持和淨化水質作用較強的水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