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昇為重大國家戰略,三地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讓京津冀三地的產業有了更多的合作和交流,而擁有技術的創業者也已經打破了以前非北京不去的思維,濱海新區一些培育科技型企業的孵化器,也通過『軟』『硬』兼施營造良好創業氛圍,吸引著北京、河北等地的創業者來津落地發展,位於空港經濟區創新創業中心就是其中做得不錯的一家。
海歸科學家的空港創業情
『空港經濟區離天津市區和北京都很近,交通發達,生活在這裡跟生活在多倫多或北京沒什麼差別。』今年3月,美國杜蘭大學資深科學家、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總醫院血液科研究員楊依軍博士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祖國,這跟他2000年出國深造所不同的是,他將在國外所學多年的醫學知識進行了昇華,創辦了諾唯德(天津)制藥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
楊依軍向記者表示,當年在選擇創業地點的時候也考慮過北京,並在中關村上地產業園區進行了實地考察,不過最終通過比較他還是選擇了濱海新區的空港經濟區作為他人生新階段的起點。楊依軍說,『我們對比了天津和北京的創業環境,從產業化結構來說,天津無論從橫向的交流,還是實驗室間的交流實力都比較強;而北京結構調整,醫藥產業化也在向外轉移,所以當時綜合考慮選擇了天津。』
來到天津後,楊依軍也去了一些園區,最終青睞於空港經濟區的創新創業中心。『創新創業中心完全可以為我們提供所需的硬軟件。特別是中心具有產業孵化器的功能,對我們來說是最大吸引力。作為科技型企業在園區內我們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除了享受國家給的相關扶持政策外,園區本身還有針對我們項目量身定制的扶持政策。』
在硬件的提供上,中心的一系列政策也讓楊依軍很滿意。中心為我們提供的實驗室和辦公室等基礎設施,是對我們最大的吸引力,讓我們有自己的家一樣的感覺,公司研發團隊每個人都覺得,我們可以在這裡開花、結果。
目前,諾唯德公司主要研發的藥物項目,已經被天津市科委列為『天津市的重大科技項目』。除了諾唯德以外,還有從事3D打印和鈦合金粉末研發的三維嘉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工業尾氣治理的天津霧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從事癌癥早期診斷的天津拜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都是海歸團隊創業的項目。目前還有多家潛力大、前景好的海歸項目正在洽談中。
中科院成果轉化『花落』空港
在創新創業中心,除吸引海外歸國的創業者外,還吸引了北京的人纔和技術資源的落戶,並實現產業化發展。作為承接中科院ETS環境和農業微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主體——昊悅明暉(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於今年落戶到空港創新創業中心。公司主要以微生物技術為核心,針對土壤改良、水體修復、綠化植保、固廢處理等重大環境問題進行無害化的治理。
據該公司副總經理任鵬介紹,昊悅明暉是一家擁有八年時間沈淀的新辦科技創新企業,不僅擁有頂尖的科學人纔,還聚集了眾多管理精英和海歸人纔。當時公司之所以選擇落戶空港是被空港經濟區良好的投資服務環境,便利的交通地利位置,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環境所吸引。
『我們企業是通過在北京的中科院ETS環境和農業微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的作為技術依托,當時落戶空港,一是出於成本上的考慮,園區的房租補貼等各項扶持政策對我們吸引很大,而且交通上很便利,去北京很方便。』任鵬表示,空港所聚集和營造的品牌優勢也能為公司造勢,能與眾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和知名民營企業在同一個區域內辦公,跟我們公司力求做大做強的定位相吻合,符合公司產業發展需要。
任鵬表示,對於科技型創業者來說,項目固然好,但得有人能發現它的價值。公司落戶地點的選擇上他當時也是走遍了若乾家園區。『來到空港創新創業中心後,我發現他們的招商項目經理能夠很容易地理解我們公司產品的價值,溝通非常順暢,所以我們最終選擇了這裡。』
市場對於初創型企業也尤為重要。任鵬表示,管委會經常召開高新企業的對接會,在管委會相關領導的支持下,前不久公司與天保建設進行了對接,並在生態農業示范園上達成了合作意向。管委會周利副主任已幫助公司與濱海新區農業局開展了合作對接,幫助企業拓展市場、樹立形象。
當談到京津冀協調發展對自身企業的發展時,任鵬表示,『京津冀協調發展的進程不斷加快,這對我們企業來說是個大發展的機遇,隨著京津冀三個地方合作的不斷加強,從空間到資源會給企業很好的助推。未來,天津、北京、河北的企業可以享受到同樣好的政策支持,協同化發展讓天津的企業到北京、北京的企業來天津,也讓企業間的互動更為順暢。此外,教育的協同化,也讓科技學術交流更方便。』
保姆式服務讓創業者放心安家
如何纔能更好地吸引科技型企業入駐,並且幫助他們成長是空港經濟區創新創業中心領導們每天都要考慮的問題。通過不斷摸索,良好的創業政策、到位的保姆式服務、優質的硬件配置,成為該中心的核心競爭力。
空港經濟區創新創業中心企業服務部副部長郭華向記者介紹,園區針對前來落戶的科技型企業,中心享有管委會鼓勵創新創業企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此外,對於園區的一些科技型企業,園區的一大優勢就是提供各類技術平臺,郭華舉例說,空港內有華大基因、中科院天津工生所、瑞普生物、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中興產業化基地等各類機構和企業,這些大型單位的技術平臺在滿足自己使用的同時,對區內的企業也是開放的。
在配套的軟服務上創新創業中心也給初創型企業提供定制化的服務。郭華表示,制約科技型企業發展的最大問題就是融資難。目前,創新創業中心在天津、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有50多家風險投資資源,20多家銀行的資源,還有小額貸款等相關資源,這些融資資源的儲備,可以幫助駐園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此外,中心還不定期舉行融資路演,企業講,投資人聽,而且不收取任何費用。郭華介紹,『前不久,有一位來自河北省的創業者找到我,並提出了融資難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最終我幫助她找到了一家風險投資公司,將來不僅會從資金上,也從項目的整體運作和推進上解決企業發展問題。』
郭華介紹,從去年開始空港經濟區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天津濱海新區·空港經濟區創新創業大賽』以來,來自國內和國外的好的項目都匯聚到中心進行比賽,這可以幫助我們甄選到好項目,而且還為這些企業的融資以及小企業間的合作搭建了一個交流對接的平臺。
郭華向記者表示,創新創業中心還擁有一支專業的項目主管團隊,這些項目主管更像是一個個企業管家,不僅負責項目的招商,而且企業在空港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切事務都可以找他們尋求幫助,提供一站式孵化培育服務。『我們每個項目經理都會毫無保留地給企業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幫助企業開好局、打好基礎。』郭華說,關於創業者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遇到問題時,這些項目主管都會提供幫助,真正做到讓創業者放心、安心、舒心創業,把企業做好、做大、做強。
名詞解釋
空港經濟區創新創業中心
創立於2013年5月,隸屬於空港經濟區管委會。中心旨在聚集優質科技企業、高端科技創業領軍人纔,致力於將中心建設成為服務空港、面向濱海新區、輻射天津市的明星科技企業孵化培育基地,中心成立的一年來,已吸引39家企業落戶中心大樓。前不久,記者來到該中心充分感受到該中心工作人員的熱情和創業者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