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特別策劃:自貿區猜想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社科院工業布局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耀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昇為重大國家戰略,天津正面臨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相關專家指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背景下,天津自貿區將有望成為促進區域發展最好手段。
背景:至少20省份計劃或在申報自貿區
去年9月29日,中國第一個自貿區——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成立,在近一年時間裡吸引了無數企業入駐。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自貿區累計新設企業10445家,其中外資企業1245家,自貿區內企業完成經營總收入7400億元,實現工商稅收335億元。自貿區的利好效應不僅體現在上海一地,其所直接輻射的長三角地區,也將產生較強的拉動效應。目前,長三角城市群無一不在密切關注上海自貿區動向,以共享『溢出效應』推動城市的轉型。
就在上海自貿區各項改革措施頻出,先行先試效應逐步顯現的同時,眾多省份都展開了申報自貿區的工作。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社科院工業布局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耀在接受本刊專訪時指出,目前全國至少有20個省市計劃或者正在申報自貿區。在這些省份中,很多都具有較強競爭力。
『比如像廣東的南沙前海橫琴自貿區,從申報工作來講,從去年9月就開始,起步早。從本區域發展情況看,是針對粵港澳一體化進行設計,針對性強,而且輻射范圍更大。在北方,河北省也提出唐山曹妃甸自貿區的方案,其具備區位優勢、港口優勢、可利用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較雄厚和區域監管方便等五大優勢。』陳耀告訴本刊記者,這一南一北兩個申報中的自貿區都各有優勢。
優勢一:『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申報最大利好
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告訴記者,在眾多申報自貿區的省市中,天津無疑是呼聲最高的地區,這和目前正在推進中的國家發展戰略有著直接關系。『中央對於自貿區的申報審批工作有明確的說法,即先在上海自貿區試驗並形成可復制經驗,然後選擇若乾符合條件的自貿區方案進行報批工作。』陳耀說,第二批自貿區的獲批要結合國家發展的大背景。『從國家今年經濟發展的態勢來看,通過經濟開放帶動地區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重要抓手,而促進地區開放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設置自貿區。而且和很多地區都有的保稅區、食品加工區、保稅港區相比,自貿區是開放程度最高的。』
對於哪個地區更有優勢的問題,陳耀表示:『今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上,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既然作為重大國家戰略,那麼京津冀也應有最大限度的經濟開放度,其經濟發展工作也是中央尤其重視的。另外,分析中央提出這一重大國家戰略的背景也不難發現,在中國過去幾十年的改革都是先從南方開始,深圳經濟特區、上海自貿區等,因此,珠三角、長三角都已經有比較成熟或是正在嘗試中的經濟發展開放模式,而環渤海區域目前還尚未形成一個高度開發開放的態勢。而且,按照國家發展規劃來說,京津冀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點區域。此外,從國內投資的趨勢看,已呈現出「北上西進」的態勢,因此,從國家戰略的大背景考慮,天津建立自貿區是有很大優勢的。』
優勢二:經濟發展『一枝獨秀』區位優勢顯著
在專家看來,天津自貿區的申報除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利好外,良好的自身發展勢頭也為申報加分不少。
京津冀區域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極。目前,三地總人口超過1億,人口、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進出口總額分別佔全國的7.98%、10.9%、9.9%和14.7%。天津自貿區一旦獲批,其輻射能力不言而喻。陳耀告訴記者:『天津近年的發展,在沿海城市中可以用「一枝獨秀」來形容,金融危機後,我國沿海很多省市經濟發展遭遇下滑,但天津從2008年到2013年的人均GDP都是排在全國的第一方陣,特別是在2011年,人均GDP達到全國第一,從這個經濟發展勢頭能夠看出,濱海新區這個國家級新區批復以來對天津經濟的重大發展變化。另外,從客觀條件看,濱海新區有很好的港口優勢,同時又有悠久的工業歷史發展積淀,這都是天津申報自貿區的優勢。』
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叢屹
獲北京支持天津申報自貿區底氣足
為加快推進京津雙城聯動發展,京津兩市日前在京簽署《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推進實施重點工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兩市將在30個重點領域深化合作,《協議》中提出,協同促進區域投資貿易便利化,推進政策共享。北京支持天津積極爭取批准建立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
專家指出,北京的明確支持,使天津自貿區的申報底氣更足了。『相比較其他正在申請自貿區的城市來說,天津可以說是中國東部沿海最值得重點投資的區域,經濟連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優勢紮實。北京的支持,也使天津自貿區成為中國第二個自貿區可能性增加。從近期動態看,7月初,京津海關已經實現通關一體化,這意味著自貿區設計裡最重要的海關特殊監管已經實現了北京和天津相融合。未來自貿區一旦獲批,天津自貿區將推動京津兩市互利共贏發展。』叢屹指出,伴隨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出臺,未來天津自貿區的申報不可能單單是考慮天津,要考慮北京、甚至河北省的海港空港優勢,都要一體化的考慮,通過政策共享,要使天津自貿區讓京津冀整體受益。
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剛
自貿區建設將拉動環渤海區域經濟
劉剛教授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未來天津自貿區建成後對京津冀整個區域發展都會有很大推動作用。『上海自貿區建成後溢出效應明顯,同樣,天津自貿區建成後,將會加速吸引集聚各類優勢資源,更利於京津冀地區服務貿易的發展。』另外在審批方面,劉剛認為北京支持天津建立自貿區對於天津自貿區申報來說肯定是個好事,『如果成立後的天津自貿區不僅僅只為天津服務,而是為京津冀地區甚至是環渤海地區進行服務,那麼從這個意義上說,天津申請並獲批的可能性也更大。』
此外,劉剛也認為自貿區建設會進一步提昇本地區的就業創業環境。『正如上海自貿區一樣,天津自貿區一旦獲批,未來肯定會有大量新的企業落戶自貿區,這些企業運作自然需要招聘員工。因此,長遠來看自貿區建設對於拉動天津乃至環渤海區域的就業市場肯定是有好處的。另外,針對創業者來說,自貿區會是一個制度創新的試驗區,對於廣大立志創業的人來說也蘊含大量機會。』
鏈接:
自貿區,由於對進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關稅,並且允許港內或區內進行商品的自由儲存、展覽、加工和制造等業務活動,一般設在一個港口的港區或鄰近港口的地區,它實際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關稅隔離區,被認為是昇級版的『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