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憲法日大家說】
今年12月4日,是我國首個國家憲法日。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離不開每一位公民的參與。今天,我們特別從法官、律師、學生這三個代表人羣中各邀請一位代表來講述他們與憲法的故事,敬請讀者關注。

鄒明宇(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長):爲建設法治中國貢獻力量
12月4日是我國首個國家憲法日。對我們法官而言,在經人大常委會任命爲審判員後,需要公開向憲法宣誓,公開承諾忠於和遵守國家憲法,自覺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帶頭遵守憲法法律,帶頭嚴格依法公正辦案。
憲法與法院審判執行工作密切相關。第一,人民法院必須以憲法爲根本活動準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審判、執行中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執法辦案,推進嚴格司法和公正司法,確保法律被嚴格遵守和實施。
第二,憲法是審判獨立的制度保障。憲法第126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一條規定是法院獨立審判的保障,保證了法院能夠將依法治國方略落到實處。
第三,審判獨立也推動憲法的實施。我國的憲法解釋權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我國立法法,最高人民法院有提請啓動憲法監督的權力。在司法實踐中處理合憲性問題,現有的做法是逐級上報至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提請憲法解釋機關。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爲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如何把四中全會的要求落到實處,還有待更多改革舉措的出臺。
憲法的根基在於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於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在我國,大家對憲法的認識遠不及對法律的認識。今年12月4日是我國首個國家憲法日,也是一年一度的全國法制宣傳日。每年,我們作爲法官,都藉此時機開展以憲法法律爲重點內容的法制宣傳活動。近幾年來,我所在的北京市一中院開展了大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例如,組織庭內法官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開展普法活動;利用網絡公開課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利用法官職務微博平臺引導社會公衆形成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法治理念等等,這些活動均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我們將會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爲建設法治中國貢獻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