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高校工作的高度重視。學習貫徹落實好《意見》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高校黨委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必須提高認識,主動作爲,積極擔負起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意見》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出發,強調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強調在高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強調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思想引領,強調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這些基本內容、原則措施,與黨中央關於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精神是完全契合、內在統一的,從戰略全局上把握我國高等教育的大局、大勢,爲我們做好高校工作指明瞭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日臻完善、漸次鋪開,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全國各族人民正在按照“四個全面”的部署,同心同德、奮發開拓,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高校黨組織必須自覺服從黨和國家的大戰略、總部署,高舉旗幟、強基固本,以思想共識凝聚行動力量,用共同理想引領改革發展,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個自信”,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讓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和中國夢在校園落地生根,從而爲黨和國家事業凝心聚力、鼓勁加油。從這個角度講,加強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
第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光榮使命。“立什麼樣的德,樹什麼樣的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始終是擺在高校面前的重大課題。新形勢下,隨着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生活信息化的發展,社會思想和價值觀念呈多元化趨勢,高校立德樹人的環境、條件發生很大變化,出現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受到不小衝擊,面臨不少挑戰。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抵禦各種不良思想文化的干擾侵蝕,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入腦入心,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爲師生的最大公約數;如何宣傳正能量、弘揚真善美,引導青年學生增強遵規守法、誠信友善、愛國敬業的意識,激發務實淳樸、守正創新、勤勉好學的精神,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意見》對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總的態勢做了清晰、準確的梳理,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途徑方法、條件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針對性的要求和舉措。這有利於從根本上加強高校的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有利於幫助廣大師生澄清一些模糊認識、明辨理論是非。只有按照《意見》的各項要求,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加強高校思想理論建設,加強道德教育和實踐,強化意識形態引導管理,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才能全面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而爲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培養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刻認同,富有愛國情操、人民情懷和世界眼光的優秀人才。
第三,深化高校改革發展的內在要求。近幾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高等教育呈現蒸蒸日上的新氣象。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的各項工作紮實推進;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頂層設計更加清晰;完善現代大學制度、依法治校理教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招生考試製度改革、教學科研機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內部治理結構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不斷推出新舉措、實現新突破。當前,各高校正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聚神聚力綜合改革,積極努力爭創一流,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改革發展任務越是繁重,越需要凝聚更加廣泛的共識、匯聚更加強大的合力,這對宣傳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意見》準確把握新形勢下高校改革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對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內容、方法、手段和機制等都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逐項落實,爲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保障和輿論支持。
南開大學黨委一定把貫徹《意見》精神作爲自己的政治責任,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結合起來,與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結合起來,立足南開實際,抓實抓細各項工作。一是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堅定,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勇於擔當、站穩腳跟,不斷提高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二是處理好一元化指導思想和多樣化文化思潮的關係,引導師生遵守憲法和法律,尊重學術規律,鼓勵積極健康的學術爭鳴和學術批評,營造寬鬆活躍的學術氛圍。對敏感問題的處理既堅持原則又注重方法。三是加強學校傳播陣地的管理,不給錯誤思潮提供傳播機會和渠道。努力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善用善管新媒體,把握好網絡輿論的主動權話語權。四是堅持主流思想輿論的“傾盆大雨”與貼近師生的“和風細雨”相結合,深化南開以“公能”校訓爲核心的大學文化、大學精神建設,形成宣傳思想工作的南開特色。五是發揮學科專長和優勢,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引領作用,提高哲學社會科學資政育人、服務社會的輻射能力,圍繞重大現實和理論問題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凝聚人民羣衆對國家和社會發展方向的廣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