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切實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引導管理,做大做強正面宣傳,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加強國家觀和民族團結教育,管好導向、管好陣地、管好隊伍,堅決抵禦敵對勢力滲透,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話語權,堅定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是《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的目標指向,也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任務要求。
當前,高校宣傳思想領域主流積極健康向上,廣大師生對黨的領導衷心擁護,對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充分信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充滿信心,共同演奏着一首和諧的校園交響樂。然而,在動聽的樂曲中也不時夾雜着刺耳的雜音,給高校意識形態建設帶來嚴峻挑戰。此類負面聲音主要存在於高校的一些哲學社會科學課堂、報告會、研討會、講座、論壇中,其言論觀點嚴重擾亂高校主流思想輿論,動搖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地位,威脅國家安全,破壞國家統一與民族團結,導致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產生導向偏差、陣地失守、隊伍分化等問題,使得一部分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加速成型時期的在校大學生思想混亂,嚴重玷污了大學校園應有的聖潔。
此類負面聲音,主要有三種:一是西方敵對勢力企圖對我滲透分化的“顛覆之聲”。其言論集中表現爲企圖以西方政治價值觀攻擊抹黑我們所信守和堅持的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道路;二是對改革發展探索中不可避免出現的新的矛盾與問題的“不滿之聲”。在各地區各行業加快發展的過程中,由於配套法律、制度、政策、措施尚不完善,或有的地方執行中央政令不到位,以及幹部隊伍中存在的某些思想、作風和紀律等方面的問題,導致部分地區和部分人羣的負面情緒,被別有用心者加以利用和煽動;三是由腐敗等少數消極負面現象引發的“疑惑之聲”。當一些負面現象出現後,社會與學校的宣傳教育引導方式不盡完善、不盡科學,被別有用心者加以放大和攻擊。
針對以上種種負面聲音,高校身負育人使命,必須正面發聲,以正視聽。所謂正面發聲,就是要使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充滿正能量,通過正面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明確信仰、堅定信念、樹立信心。馬克思主義不是宗教,而是培養全面而自由發展的人的科學理論,是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真理,高度契合人們追求真善美的訴求。馬克思主義不是僵化的,在當代中國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形成了更貼近改革發展實踐和人民生活實際的中國化的鮮活的當代馬克思主義,並給我們開展在校學生的正面教育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正面教育並不是試圖迴避我們黨在引領國家、民族與社會歷史發展進步過程中的某些失誤,而是以認真嚴肅的態度不斷總結成功經驗及歷史教訓,以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精神不斷探究中華民族的光明前景。
因此,大學的宣傳思想工作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教育灌輸要準確地把握受衆特點,不斷強化政治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與底線意識,恪守政治底線、法律底線與道德底線,善於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新媒體等方式,及時迴應學生關切,以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全面引領輿論。
一是要主動正面發聲。正面發聲,貴在主動,不能等到問題已嚴重到了積重難返時才動手、才解決,而要先聲示人、先聲動人。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必須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戰,幫助師生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高校領導要正確把握戰略思維、底線思維、系統思維與法治思維,主動到校園主流網站接受在線訪談,通過領導信箱、公衆問答、網上調查等方式,接受師生建言獻策和情況反映,不斷增強宣傳輿論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傳播力、影響力。高校黨員幹部教師要自覺主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師生頭腦,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人心。高校要充分發揮學科、人才、智力等優勢,着力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研究闡釋。做大做強正面宣傳引導,主動發揮好高校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講深講透,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好,把社會進步的主流展示好,使我們想說的內容入耳入腦入心,不斷增強青年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二是要敢於正面發聲。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青年師生是敵對勢力對我進行滲透分化的重點人羣。高校要敢於用馬克思主義佔領課堂主陣地,嚴格堅持課堂講授紀律,健全完善《課堂教學管理辦法》。要敢於“抓源頭、抓審批、抓場地”,不斷加強高校宣傳陣地管理,對錯誤言論敢於亮劍,決不給其以傳播渠道。同時要進一步完善網絡監控體系,強化網絡引導和管理,勇爭網絡話語領導權。中南大學在應對重大事件特別是突發性事件以及涉及師生的熱點問題時,學校黨員領導幹部勇於擔當,敢於發聲,第一時間亮出觀點、表明態度,把黨和政府的政策主張、處理問題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舉措,及時、快捷、準確地告訴師生,壓縮負面消息的傳播時空,把師生情緒引導到健康理性的軌道上來。
三是要善於正面發聲。高校黨委和宣傳部門領導以及黨員幹部教師要加強學習與實踐,真正成爲讓人信服的理論宣傳行家裏手。同時要加強高校網絡平臺建設,善於利用校園網站信息發佈平臺,有效應對網絡輿論高潮,對重要輿情和師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及時發佈權威信息,講清事實真相,宣傳政策措施,在網絡領域傳播主流聲音,佔領網絡輿論制高點。近年來,中南大學積極面對“微時代”挑戰,依託校、院、班、學生會、社團5級微博體系,推出微調查、微話題等系列版塊,粉絲量超過20萬;依託學校領導、教學名師、輔導員、優秀學生等4類達人微博,打造思想碰撞平臺和意見領袖,900餘名師生骨幹進駐微博,正面迴應師生困惑,凝聚學生情感,吸引訪問量100餘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