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系列評論⑧
寧波市委宣傳部年輕幹事徐嵐的一篇文章振聾發聵,卻捅了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馬峯窩。儘管她被圍毆,甚至人肉搜索,但有人因爲念她“剛大學畢業涉世未深、有被人當槍使的嫌疑”,認爲對一個姑娘出言不遜太損“而良心發現”,因此“手下留情”。
教育部長袁貴仁說了“四個決不”,對高校意識形態形勢的分析很中肯,對下一步工作的思路也很清晰。儘管是“職責所在”,他卻沒有這麼幸運。微信上瘋轉的“沈巋三問”氣勢洶洶,並博得不少彩頭。
前一陣子,被罵的人還有很多。比如周小平、花千芳,甚至還有趙雅芝。
有人吹響了圍攻高校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陣地的集結號。有評論說得好,高校問題如果真的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那麼只能得到一個結論:高校意識形態問題嚴峻,急需大力整頓,而且迫在眉睫。
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關乎國家未來。現實是,有些人故意歪曲事實煽風點火,只要是西方的都理解支持,只要是政府支持的必定攻擊。
對徐嵐等人的人肉搜索和惡毒攻擊,反映了一些人常掛在嘴邊的“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的說辭,是何等的虛僞。
攻擊徐嵐的人,充其量就是西方現成政治制度的鸚鵡學舌者。如按他們的藥方改造中國,中國必將中毒。西方的一些理論可以借鑑,但也僅此而已,要說全盤接受就能夠解決中國問題,只能是淮南淮北之故例。可以師夷長技,但絕不可崇洋媚外。袁部長說的無非如此,但不爲那些人的輿論所容。話音剛落,便被圍攻。
在輿論場上,爲正能量點贊,也是正能量;不傳播負能量,應是自覺。高校意識形態很多問題也是因網而生、因網而興。現在,互聯網輿論場上的形勢不容樂觀,正能量的“帶頭大哥”還不夠多還不夠勇敢。
就像公交車上遇到搶劫事件,善良的人數更多,但需要有人帶頭。輿論場上也一樣,每有事件出現,第一聲吶喊很重要。第一聲吶喊,甚至能決定輿論的走向。如果第一聲喊錯了,很多人就會跟着喊,錯誤的輿論就會在網上爆發,要扳過來,就很費力很困難。就像這次高校部署宣傳思想工作,老師不發聲,學生不發聲,後來兩個教授一發聲,輿論場就亂了,錯誤言論甚囂塵上。這就是破窗理論,我們不能讓負能量發出第一聲。
聲音也是能量,聲音也是生產力。輿論場上,我們要勇於當正能量的帶頭大哥,勇於喊出正確的第一聲。多爲徐嵐點贊,不替沈巋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