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朋友圈』變『生意圈』,在朋友幫忙的名義下被動消費、價格、質量出了問題不好意思交涉……當友誼遇到利益,這種商業行為絕對讓人很糾結。但是,為什麼這類微信裡的『半熟人經濟』還會越來越火呢?
『半熟人經濟』模式一:微信代購商
微信營銷火起來之後,有人開玩笑說『誰也不知道,你身邊下一個做代購的是誰』。李婷是名大學生,自從在朋友圈賣衣服,新老朋友見面第一件事就是加微信好友,擴大客源。
李婷:我一開始的想法就是自己做衣服的模特,然後把自己認為好的衣服分享給大家,我也是因為在手機上玩的時間比較多,閑的時候就發。
像李婷一樣,現在不少學生、白領都在做類似的生意,銷售的商品主要是衣服、箱包、化妝品、日用品等。李婷告訴記者,有些產品是從上級代理進貨,她的產品則來自一家合作的工廠,進貨價比較理想。
李婷:就是衣服的廠家的,我是買了他們的一件衣服,覺得質量很好,價格也不貴,我在朋友圈裡一直發的就是他們家的衣服。
『半熟人經濟』模式二:微信消費商
和這些直接經手產品的生意不同,還有一種另類微商,他們賺的不是產品銷售的錢,而是廣告費。記者采訪發現,這種方式不需要囤貨,幾乎沒有成本。王先生在某地政府部門任職,他也熱衷這種『分享生意』:
王先生:我們引進了現在比較流行的詞——消費商,消費也可以給自己帶來收益。在這裡你可以單純只做消費者,如果願意再增加收入的話,你可以慢慢推薦會員,公司給廣告傭金。
有了穩定的工作為什麼要做朋友圈生意?王先生坦言,自己經常遇到這樣的疑問。
王先生:我有過顧慮,諮詢說,你只是消費者,不是經銷商,回避了公務人員不能經商的規定。第二看中他的持續收入。推薦會員,他堅持用,用到老公司給我們的傭金到老。
他告訴記者,每推薦一個會員,廣告傭金大概就一杯咖啡的錢。他們圈子裡做的最好的有8000多會員,但這也只是個案。
專家觀點:微商風險多,盈利難度大
與王先生不同,還有人是衝著網上各種創富故事去的。不過,這樣的故事很多都是騙人的。有業內人士算了這麼一筆帳:『進3萬元面膜,一張10元,一張張賣賺不到錢,想要賺錢必須發展代理。一份代理費6000元,找十家代理,就可以賺3萬。如果找不到下一級代理,面膜就會砸在手裡。』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姚建芳分析:
姚建芳:微商要盈利有一定難度,第一大家對微商圈的經濟到了反感的階段了,其次很多都是層層代理的分銷的模式,可能最上線代理商的話可能會掙很多錢,但是最下線的能拿到多少利潤這個就不好說了。
她介紹,微信朋友圈裡很多刷屏、有圖有真相的銷售數據都是假的,想要通過這種方式賺大錢並不是容易的事。而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其中暗藏的風險和消費陷阱更是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