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路透社記者
兩個問題。第一,幾天前穆迪評級公司下調中國經濟的展望,你對這個有什麼看法?請分析一下今年經濟形勢怎麼樣?最大的風險點是什麼?第二,關於水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中國水供應問題很嚴重,但是有分析師說,一個問題是水價格太便宜了,發改委是否考慮2020年前提高全國水價格,包括居民飲用水價?[ 2016-03-06 10:16 ]
徐紹史
謝謝這位記者先生,我也注意到最近穆迪做出的評價。實際上就是對中國經濟到底怎麼看。這在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國內都受到關注。今年剛剛召開的冬季達沃斯也非常關注中國經濟的形勢和走勢,前不久在上海召開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同樣非常關注中國的經濟形勢和走勢。這個問題既然大家非常關注,我把我的看法跟大家談一談。[ 2016-03-06 10:17 ]
徐紹史
我覺得看中國的經濟,不能再用傳統的、以往的視角看。首先應該用經濟進入新常態這個視角來看待中國的經濟。新常態對中國經濟最核心的是三個概括,就是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應該從這三個角度來看待中國的經濟。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我覺得中國2015年經濟的表現是非常亮麗的。[ 2016-03-06 10:19 ]
徐紹史
第一,速度變化,就是在經濟平穩運行當中實現了速度變化,去年全年經濟增長是6.9%,比2014年還回落了一些,即使6.9%,它還是在合理區間,因爲我們確定的指標是7%左右。同時,就業平穩增長,預期目標是1000萬,實際是1312萬。居民收入也是平穩增長,我們居民收入的增幅快於經濟增長達到7.4%,CPI溫和上漲,去年一年也就1.4%,環境質量還在不斷改善。所以我說,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平穩增長過程當中,實現了速度的變化。[ 2016-03-06 10:21 ]
徐紹史
第二,結構在不斷優化。從需求結構來看,消費的貢獻已經高於投資,消費貢獻率達到66.4%。從產業結構來看,三產已經佔了半壁江山,達到50.5%。從地區結構來看,地區發展朝着平衡、協調、協同的方向發展。從城鄉結構來看,進一步優化,2015年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6.1%。[ 2016-03-06 10:21 ]
徐紹史
第三,動力在轉換。大家也看到了,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這些上游產業遇到了比較大的困難,但是我們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迅速增長,而且迅速集聚,新的動能在快速成長。所以我說,用新常態的視角來看待中國經濟,應該說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都在順利、快速地推進。[ 2016-03-06 10:22 ]
徐紹史
第二個視角,看經濟不能只看眼下,也不能只跟過去比。既要看態勢,又要看走勢,更要看趨勢。現在我們整個經濟的態勢是不錯的,因爲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而且穩中有好。從走勢看,1月份的數據也有一些顯示出積極的跡象,CPI在1月份達到了1.8%,PPI在1月份環比、同比降幅都在收窄,製造業PMI、非製造業PMI都有所回落,但是它跟春節休息這個節假日的因素是相關的。但不管怎麼說,非製造業PMI還在景氣上方,是52點7。而且從製造業PMI、非製造業PMI分項指數看,也有不少積極的變化。另外,1-2月份的全社會發電量也是增長的,所以經濟走勢也有它積極的一面。[ 2016-03-06 10:25 ]
徐紹史
更重要的,還要看整個趨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過“四個沒有變”,就是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這就是我們經濟的長期趨勢。[ 2016-03-06 10:26 ]
徐紹史
從態勢、走勢、趨勢上看,應該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所以對中國經濟應該客觀地、全面地、發展地做出判斷,這樣就可以穩定社會預期,堅定市場信心。當然,講到2016年,確實面臨着比較大的風險和挑戰,但是我想,2016年還是要堅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做好各方面的工作。2016年總的來說三句話,信心堅定不移,挑戰不容低估,政策儲備充裕。[ 2016-03-06 10:27 ]
徐紹史
我剛纔說了,從新常態角度,從態勢、走勢、趨勢角度,我們可以做出客觀的評估。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到,第一是我們的物質基礎雄厚,我們有完備的產業體系,還有高效的基礎設施。第二是我們的市場需求巨大,我們有十三億人口,九億勞動力,七千萬的市場主體。第三我們區域發展的空間非常廣闊,隨着交通和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我們的要素流動越來越便捷,配置效率越來越高,各地比較優勢就可以發揮得更加充分。第四我們生產要素的質量也在提高,受教育的平均年數在增加,而且每年都有七百多萬的大學畢業生投入到勞動大軍的隊伍裏面來。第五我們宏觀調控的經驗也在逐步積累,不斷豐富。所以,這就是我們信心堅定不移的客觀基礎。[ 2016-03-06 10:30 ]
徐紹史
當然,這位記者先生非常關注2016年有些什麼困難,客觀說,挑戰不容低估,首先是世界,世界經濟緩慢復甦,低速增長,估計這一段時間都是這樣一個局面,而且金融市場動盪,大宗商品價格下挫,地緣政治的風險也不容忽視。所以,世界經濟環境當中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它會通過各種不同途徑影響到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們國內經濟處在“三期疊加”階段,同時經濟下行的壓力仍然比較大,經濟增速下降,工業品價格下降,實體企業盈利下降,財政收入下降,而且財政金融領域的一些風險也在積累,所以綜合來看,我們國家發展面臨的形勢,2016年可能更加錯綜複雜,所以風險絕對不容低估。[ 2016-03-06 10:31 ]
徐紹史
第三句話是政策儲備充裕。針對今年的經濟運行,我們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着力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拓新市場,投資新領域,培育新動能。我們的政策工具箱裏有充足的政策,而且還在不斷地研究充實,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使2016年的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區間。謝謝。[ 2016-03-06 10:32 ]
人民日報、人民網、人民日報客戶端記者
當前,隨着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和經濟轉型壓力的加大,帶來巨大的就業壓力,加上今後幾年去產能、去庫存的壓力也比較大,就業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請問國家下一步將怎樣進一步保障和促進就業?謝謝。[ 2016-03-06 10:33 ]
徐紹史
謝謝。就業問題是最大的民生問題,因爲它涉及到收入,又直接影響到消費,因此就業問題廣爲關注,特別是我們提出了要化解過剩產能,社會上乃至境外都有一種看法,說可能會引起第二次下崗潮。這個問題需要更深入地來分析,我覺得中國是不會出現下崗潮的。[ 2016-03-06 10:33 ]
徐紹史
我們確實在化解過剩產能,從2013年5月份就叫停過剩產能,就不準再覈准新的過剩產能的新上項目,9月份出臺了化解過剩產能的一個指導意見。這兩年,過剩產能的化解工作在持續推進,按照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從以往的經驗看,鋼鐵、煤炭這些領域的化解過剩產能,各地政府並沒有找中央政府,他們想了很多辦法,能夠妥善解決職工的安置問題。我最近跑了河北,見了黑龍江省的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河北化解過剩產能起步比較早,力度也比較大,但是企業兼併重組、債權債務的重組、職工的安置,都沒有出現大的問題,社會和諧穩定。黑龍江的龍煤集團,大家都知道,是非常困難的一個企業,但是他們通過內部的各種各樣的辦法,去年就向森工、林業等其他的一些企業分流了兩萬多人。現在大量的退養一批、辭退一批、分流一批、協議保留一批,我們正在從鋼鐵、煤炭兩個產業入手,來化解過剩產能。5年之內,鋼鐵產能要去掉1-1.5億噸,3到5年內,煤炭產能要退出5億噸,還要減量重組5億噸。中央也已經拿出一大筆資金作爲獎補資金,重點幫助國有企業安置這些困難職工。請同志們相信,有中央政府的指導,有各地政府的精心安排,化解過剩產能絕對不會出現第二次下崗潮。[ 2016-03-06 10:41 ]
徐紹史
總體來看,中國的就業問題應該是比較樂觀的,從這幾年數據就可以看出來。爲什麼說比較樂觀?我考慮有這麼幾個因素:第一,我們有些企業雖然比較困難,但是它也採取措施來穩崗,比如說減少勞動工時,稍微壓減勞動報酬,穩住這一批,那就成了就業的緩衝帶了。第二,我們經濟總量在不斷擴大。我們現在經濟增長一個點帶動的就業比過去要多得多,所以經濟不斷增長,創造的就業崗位就更多。第三,三產吸納就業的能力更大。我們2011年三產只佔了42.2%,但是去年已經到了50.5%了。第四,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去年我們新註冊的市場主體大數在440萬個,按一個企業3個人算,就1200萬。第五,勞動力在企業地區間、行業間的流動越來越快,勞動崗位的匹配也越來越快、越來越準。這是什麼呢?就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有就業信息網,很多需要找工作的,包括農民工,大家都可以從手機上看到就業的信息,這樣進行對接,所以勞動力在行業之間、地區之間流動速度大大加快,崗位的匹配也加快,而且精準度也不斷提高。還有非正規就業,現在有一些地方的勞動參與率也在下降,主要是非正規就業。所以經濟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這一點是應該看到的。[ 2016-03-06 10:45 ]
徐紹史
不僅如此,我們還準備了針對五類人的支持政策以及建設三張網,這五類人一個是大學生,包括往屆畢業就業遇到問題的和應屆畢業大學生,第二是失業、返鄉的農民工,第三是困難企業具備再就業能力的職工,第四是困難地區有就業意願的人員,第五是確實有困難的就業人員,這五類人是我們特別關注的。三張網就是就業信息網、職業培訓網和社會保障安全網,來兜住這五類人,同時又爲廣大就業者服務。我想,對就業這個問題,我們也要有信心,最重要的是我們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謝謝。[ 2016-03-06 10:48 ]
第一財經記者
我們注意到,去年“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包括“走出去”戰略也取得了明顯進展,請您具體介紹一下這些方面的情況。另外,針對這些方面,政府今年將會出臺哪些新的措施呢?謝謝。[ 2016-03-06 10:49 ]
徐紹史
謝謝這位記者女士,你關注的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它不僅是一箇中國國內的問題,更是一個涉及到雙邊、多邊關係的重大戰略。[ 2016-03-06 10:50 ]
徐紹史
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熱烈響應。回顧一下去年,應該說“一帶一路”的建設有這麼幾個方面的進展,一是我們完成了“一帶一路”的規劃設計。可能記者朋友們也都知道,去年3月份博鰲論壇的時候,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聯合發佈了“一帶一路”建設的願景與行動,這個願景與行動發佈之後,涉及到“一帶一路”建設的地方也都做了相應的規劃,在國內也成立了“一帶一路”的工作機制,編制了一批專項規劃,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國際上合作的共識在不斷深化,我剛纔說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熱烈響應,因爲“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初步匡算一下大概有65個,相當一部分國家都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當中,也都面臨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升級等一些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正好跟這些國家的願望契合,所以共識的程度在不斷提高。[ 2016-03-06 10:51 ]
徐紹史
去年我們跟30多個國家簽訂了“一帶一路”共建諒解備忘錄,而且一些主要的“一帶一路”骨架已經開始搭建,比如說中蒙俄的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的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中國-中亞-西亞走廊、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建設,都在商議推進,有的已經進入到建設階段。投資貿易也在蓬勃發展,中國跟哈薩克斯坦的產能合作協議總投資已經超過230億美元,中巴經濟走廊簽訂的協議項目金額也有300多億美元,國內各方面也在積極行動。所以現在“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在國內構建機制,逐步落地,在國際上也受到了熱烈廣泛的響應,它將會進一步推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務實合作和互利共贏。[ 2016-03-06 10:53 ]
徐紹史
產能合作也進行得非常順利,它實際就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抓手。去年一年,首先是優勢裝備和產能加快出海,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在鐵路和核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鐵路至少已經啓動建設的有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莫斯科至喀山的高速鐵路已經開始勘測,巴西到祕魯的兩洋鐵路也開始勘測。核電我們跟法國電力公司合作,進入了英國市場,同時巴基斯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機組也已經開始建設,和阿根廷也簽署了相關協議。鋼鐵、有色、建材優質產能也開始規模化地向外轉移。[ 2016-03-06 10:56 ]
徐紹史
境外投資工程承包帶動裝備出口快速增長,去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180億美元,增長幅度是14.7%,對外承包工程新籤合同額有2100億美元,增長了9.5%,而且國際產能合作雙邊的、多邊的、第三方市場的合作也在進一步加快。[ 2016-03-06 10:56 ]
徐紹史
今年我們打算在“一帶一路”進一步跟已經簽訂合作備忘錄的國家做出具體落實的安排,同時推進一些重要的走廊建設,再來部署一些重要的支點國家,國際產能合作將會採取更多的措施來予以推進,鐵路建設,優勢產能轉移等爭取有更多實質性的進展,同時非常重要的就是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相信“一帶一路”的建設會有更快的發展,國際產能合作也會有更好的發展。謝謝。[ 2016-03-06 1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