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路透社記者]我想問河北鋼鐵的董事長王義芳先生一個問題。在金融危機的時候,鋼鐵出口下降得很快,下降了很多,今年出口會恢復嗎?總的來說,你是怎麼評價今年鋼鐵市場?你們的成本越來越高,國內的市場能接受那麼高的漲價?謝謝。
[王義芳]謝謝你的提問。從現在的形勢看,鋼鐵市場的價格總的來講還是不錯的,應該說,在一個比較合理的價位。但是,從鋼鐵行業的利潤來講,是很微薄的,有些產品有一定的利潤,有些產品沒有利潤,有些產品還出現了虧損。主要的原因是原材料的價格太高,特別是煤炭、礦石價格相對比較高一些。具體到出口,去年是我國對世界各個國家出口比較少的一年。這個出口也是受價格因素的影響。從目前來看,應該說,出口的情況比去年稍微好一些。但是,還沒有達到前幾年的水平。主要涉及到國際市場的需求和價格問題。因爲作爲我們鋼鐵行業,不管是整個行業還是我們這個企業,要考慮到,第一,有沒有訂單,拿不到訂單肯定出不去。第二,有訂單、有需求,我們要考慮到價格,出口合算不合算。從現在來講,這個形勢還不是太好。我想整個出口行業也取決於整個世界經濟的復甦。謝謝。
[金融時報記者]我想借着剛纔那位記者的問題問一下河北鋼鐵集團,您怎麼看待現在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的現象?而且現在內需和外需的調整,在整個鋼鐵行業影響走勢是什麼?謝謝。
[王義芳]現在產能過剩,國內公開地講就是6.5億左右噸的產能,但是這個數據究竟有多大的差距?我想至少從去年我們鋼產量五億六千七百八十萬噸這個數已經表明,最高的基本上接近到6億噸的生產量,有些日產算下來要乘365天,應該能夠達到。也就是6億多噸的產能應該是肯定的。但是產能過剩究竟過剩多少?我想這個數還不能夠具體地講,可能是個未知數。當年1億噸的產能,我們鋼材也銷不出去,也有一個產能過剩的問題。到現在6億噸的產能,還有一個過剩的問題,究竟過剩多少?我想這個取決於中國的經濟,取決於我們GDP增長的速度。這是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緊密相聯繫的。謝謝。
[澳門澳亞衛視記者]柳總裁,您怎樣看待溫總理所提到的“千方百計要擴大就業”?謝謝。
[柳傳志]在中國考慮就業的問題可以有兩個角度,一個是拉動內需的需要。現在在拉動GDP上,解決消費成爲一個主要的基礎方面,從這個角度上講,就業肯定是一個重要的解決消費拉動的一個方面。另外一個就是社會穩定。就業問題解決不好,什麼事情也做不了。所以,我想這個應該引起我們所有企業工作者關注。聯想集團自己已經定下來,把公益事業方面的重點轉到支持創業上來,在解決就業方面。其他我們以前支持的教育依然那麼做,但是專門對年輕人創業、就業方面,要特別作爲我們的一個公益事業的突破口。謝謝。
[中國網記者]我想問的是柳傳志代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要刺激消費,增強內需的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有人在解讀這一政策的時候認爲,只要人有錢了,就能拉動內需,我想問一下您在這方面的看法?謝謝。
[柳傳志]這次報告裏面在拉動內需方面,有幾點我覺得說得非常好。一是政府注意民生,讓利於民,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關於怎麼樣實現城鎮化,讓農民工逐漸能夠融入城市,應當說會對消費有巨大的拉動。從我們這個行業來看,在2000年的時候,中國整個賣電腦大概是750萬臺,到了去年的時候,中國賣電腦是4500萬臺,很大的量到什麼地方去了呢?根據我們聯想自己的情況來統計,我們去年賣了1500萬臺電腦,2000年的時候賣了200萬,很大一部分是到了五、六級城市和鎮,也確實有相當大量的電腦是到了農村,而且用得還相當不錯,所以從這個角度講,讓他們有更多的消費,這個消費的拉動作用應該應該是很大的。對有錢人來說也就是住這麼大房子,再多就是奢侈,但是更多的可能還是要讓中間層能夠更好地消費,所以,有很多代表提出來,個稅起徵點希望提高一些,比如到5000元左右。在北京團裏面也有代表提出是不是要以家庭爲單位,就是說個稅起徵的時候,注意到每個拿工資的人的負擔,從這個角度來考慮。我們覺得也是一個辦法,我自己也同意調高起徵點。
[新華社記者]我想問一下凱迪公司的陳董,我注意到凱迪公司有很多自己的專利保護,我想了解一下在我們國家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您覺得現在存在的問題是什麼?有哪些好的建議?謝謝。
[陳義龍]我們凱迪公司現在是着重把精力放在新能源的發展上。因爲這一塊涉及到我們國家整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在我們發展低碳經濟的時候,我們要選擇好時機,實際上是一次產業革命的來臨,就是說260年的工業文明時代即將結束,迎來的是低碳經濟推動下生態文明社會的建設,這就標誌着將會是以新材料、新能源和生命科學推動的一場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到來。
凱迪現在新能源領域裏面主要是生物質能源,生物質能源把這三個方面都涵蓋了,它是從一產業開始帶動二產業到三產業,產業鏈增長,所以我們這幾年來,一直把公司的精力放在自主創新上,沒有引進海外的技術。因爲目前我們國家在這方面有相當的比較優勢,就是說,我們基礎事業平臺可以利用全球化的技術資源,然後我們自己構建了高端的數字實驗平臺,集成大型的工藝技術,集成商業環境,我們現在第一批投產的11個電廠是用了自主創新的技術,在這一塊,國內的標準將會在我們手上誕生。我們同時正在做第二批,高溫超高壓中間載熱的直燃式發電,這一批技術又是我們自主創新的。我們這一批技術現在正在開始建設,這一批技術我們正在打造的是國際化的標準,同時我們在做一個高端的技術,就是生物質能源的第三代技術,生物質汽化之後,生產石油的替代品。我們選擇的公益路線是要給民帶利的理念。我們是目前中國唯一的一個擁有了熱化學方法最高端的數字實驗平臺,我們完成了實驗,申請了很多專利,包括國際方面的專利,我們計劃在明年全球第一條大型的非糧的通過秸稈植物這些廢棄物來進行生產石油替代品,也就是說要生產生物質柴油、汽油和航空煤油。這是全球第一條生產線,這條生產線下來,我們盤點了一下,至少要申請300項專利。
但是,這裏面確確實實給我們迎來了巨大的挑戰,因爲這個技術是全球最先進的、最領先的技術,也涉及到我們國家能源的安全。由於目前我們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在法律體系上還是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我們是有過教訓的。我們是亞洲投入最大的脫硫公司,但是,我們曾經有核心的技術骨幹,當時在脫硫高峯期的時候,被外國公司挖走了,之後他再到中國註冊公司和我們競爭。這是我們很擔心的一點。我們這些技術已經做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如果我們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沒有系統的法律、健康健全的法律,說句實話,企業是會很擔心的。我們也希望通過企業本身的管理機制、創新這一塊,就是通過我們核心的研發人員的技傳等等這些激勵技術解決這個問題。同時我也建議全國人大和國務院加快這些前沿技術的保護立法工作,把國家的利益和我們高端的技術捆綁在一塊。這次我給人大會提了這方面的議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