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所附照片爲陸女士2012年4月出院回家後的留影 |
天津北方網訊:“我的一生奉獻不多,現已年老,更奉獻不了什麼。唯有我死後的眼角膜等器官和遺體還可以無償捐獻給天津眼科醫院(眼庫)和天津醫科大學(教務處)。”前天,天津大學退休教師王鐳老師輕輕撫摸着剛剛因病離世的老伴陸老師留下的遺囑和辦妥的2份公證書,他欣慰地說:“醫生告訴我,她的眼角膜能救6個失明的病人。我終於幫她實現了她的願望。”
2010年9月,73歲的天津大學內燃機研究所退休職工陸老師寫下一份2頁的遺囑,詳細安排了自己的身後事——要無償捐獻自己的眼角膜和遺體。她寫道:“希望我的家屬能理解我的願望……至於在捐獻者紀念碑上刻寫名字的手續就不必去辦理了。”
王老師表示,上網下載並填寫登記表以及去排隊辦理公證的過程對老年人來說有些複雜,他也曾勸說老伴省去這些“麻煩事”,而老伴只是笑笑。“直到2011年2月,她把2份公證書辦好了我才知道的。”他說,老伴兒多年前得過半身不遂,她是一個人從大寺的家裏坐公交車到河西區往返3次才辦妥了手續。
2012年2月,陸老師被確診爲肺癌晚期。2月16日手術前,王老師觀察到老伴有話想說,便連忙從身上的包裏拿出保存完好的2份公證書,“她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6月25日清晨,陸老師離開了人世,王老師幾經輾轉聯繫,終於依次完成了老伴捐獻眼角膜和遺體的心願。
據陸老師的生前好友、同事袁劍平介紹,陸老師生於上海的中醫世家,從小接受儒家文化薰陶,心地仁慈,平易近人。她本科時考入天津大學,1961年成爲當時爲數不多的天津大學自動化系的女研究生,畢業後被我國內燃機領域奠基人、著名教育家、中科院資深院士、原天津大學校長史紹熙選中,進入天津大學內燃機研究所工作直至退休。袁老師說:“捐贈遺體有些人不能理解,但是對陸老師來說是很自然的事。”記者邢珊通訊員朱寶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