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疆電視臺記者
剛剛過去的“十二五”,新疆的貧困發生率從32%下降到15%,減貧脫貧力度之大可以說是歷史少有。請問範小建委員,從這組數字您怎麼看新疆的扶貧特點?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讓7000萬貧困人口共同奔小康,要達到這個目標,請問現在還面臨着哪些困難?您有哪些建議呢?[ 2016-03-09 09:31 ]
範小建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剛纔你提了一個問題,實際上是三個問題,所以我逐一來回答三個問題。新疆的扶貧工作在“十二五”能夠取得這樣顯著的成就,我想對於新疆的各族人民來說,這都是一個大好事、大喜事,首先應該表示祝賀。同時,“十三五”的新疆脫貧攻堅任務仍然非常艱鉅。[ 2016-03-09 09:31 ]
範小建
新疆的貧困發生率雖然從32%降到了15%,但是在全國仍然是貧困發生率較高或者最高的省區之一。另外,新疆有一些特殊類型的貧困,比如說南疆地區、邊境地區、高寒地區,這些既是新疆的硬骨頭,也是全國的硬骨頭,在“十三五”脫貧攻堅過程中,對於這些特殊類型的貧困地區,一定要咬住不放,攻堅的難度確實是很大的。這是我對第一個問題的想法。[ 2016-03-09 09:33 ]
範小建
第二個問題,全國所面臨的困難。應該說從改革開放以後到現在,我們國家的減貧事業確確實實取得了巨大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世行有過一個說法,過去幾十年,全球減貧成績的70%是來自於中國。按照2300塊錢的標準,我們的貧困人口是從1978年的7.7億減少到2015年的5575萬,減少了7.1億。就是在“十二五”規劃期間,我們還減少了1億多。應該說確實是了不起的成就。顯而易見,剩下的這5000多萬人,也確實就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具體講,這個硬硬在什麼地方?是不是可以從這樣幾方面來看。[ 2016-03-09 09:34 ]
範小建
首先,貧困的程度深。我們所說的貧困程度深,就是這些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與全國平均收入水平之間的差距更大。第二,長期貧困所佔的比重大。所謂長期貧困,也就是一般人們常說的貧困代際傳遞。第三,特殊類型。生態型的貧困、社會發育型的貧困、邊境扶貧、地方病的高發區,這些都是特殊類型的貧困。顯然,像剛纔我們所講的這些特殊貧困,都是需要加大投入的。而我們剛好遇到現在經濟下行的壓力,在擴大就業、增加投資這些方面都面臨着較大束縛和制約。所以矛盾就顯得更加突出了。更何況越往後,扶貧工作的精準度、精細化的要求越高,現在在一些制度和辦法上確實還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當然,還有一個返貧和相對貧困的問題等等。正是因爲“十三五”脫貧攻堅的任務確實很艱鉅,難度確實很大,所以中央才作出了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樣一個決定,才提出了層層簽訂責任狀的要求。[ 2016-03-09 09:39 ]
範小建
第三個問題,有什麼建議。我主要談兩點:一是處理好深度貧困和相對貧困的關係。根據我們的典型調查,有的省在“十二五”期間,貧困總量減少了60%,但是深度貧困只減少了25%,可見深度貧困的減貧難度之大。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要看到貧困是相對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說現在一下子就把貧困問題解決了。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因爲強調了貧困的相對性,而忽略了對於深度貧困的關注。這一輪脫貧攻堅的最大特點就是啃硬骨頭,所以對於深度貧困一定要咬住不放。[ 2016-03-09 09:40 ]
範小建
二是處理好政府主導和羣衆主體的關係。現在層層都簽訂了責任狀,甚至排出了減貧脫帽的計劃。各級幹部壓力很大,當然積極性也都調動起來了。在這種情況下,特別要防止急於求成。因爲急於求成就淡化了甚至忽略了貧困羣衆的主體地位。任務越急越要把發動羣衆,羣衆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我認爲應該把羣衆參與作爲我們脫貧攻堅考覈的一個重要內容。[ 2016-03-09 09:41 ]
中國教育臺記者
春節過後,網上流傳這樣一張圖片,7歲的小男孩在和即將離鄉的母親分開時哭喊“不要對我這樣”,小小年紀和父母分割是我國農村6100萬留守兒童的縮影。請問劉長銘委員,扶貧先啓智。您對於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方面有什麼建議?[ 2016-03-09 09:42 ]
劉長銘
剛纔你說的那張照片我也見過,看到這些照片時,我也是百感交集。剛纔李部長談了農村教育的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和鄉村教育的問題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可能我的一些想法更接近於具體的可操作層面。留守兒童是我們國家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個特殊羣體,他們的父母爲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所以我們應該關注他們孩子的教育問題。由於工作的關係,我對鄉村學校和留守兒童有了一些瞭解,像大家聽說過的一個老師、一兩個學生的學校,那種村小我都親眼見過,而且我跟他們的老師做過一些交流。[ 2016-03-09 09:44 ]
劉長銘
我非常欽佩他們的精神,也非常感動。但我確實覺得這個問題需要重視、需要研究,需要我們全社會的關注,需要我們去幫助這些老師不斷地改進工作,可以把這個工作做得更好。在農村考察過程中,我感到我們黨和國家對於鄉村教育的高度重視,特別是留守兒童,因爲我們考察的這些學校裏大部分是留守兒童。我看到一些比較成規模的學校,所謂成規模的學校也就是一二百名學生,他們的校長跟我說,原來有五六百名學生,現在少了,有一二百名學生,他們的營養早餐都能保障,雞蛋、牛奶都能保證,這體現了政府和社會對他們的關愛。在三年前,教育部等五個部門出臺了一個關於留守兒童的工作意見,最近國務院又出臺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意見,這都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於這個工作的高度重視。[ 2016-03-09 09:46 ]
劉長銘
我有幾方面的考慮,首先要強化政府的責任,教育是一個民生工程。作爲政府來說,強化政府的責任就是要真正切實落實這兩個意見的精神,特別是我們要重新認識村小存在的意義,它對於打造鄉村文化的重要作用。過去我們撤併是從效率考慮來推進鄉村教育的一種方式,現在我們可能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我們要看到一個鄉村的學校對於這個鄉村文化的建設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016-03-09 09:47 ]
劉長銘
再有,全社會要關注這些留守兒童,這些留守兒童和城鎮的孩子相比,他們可能沒有比較早的進行開發或者說不像城裏的孩子那樣過早的進行各種訓練。但是無數事實證明,這些鄉村的孩子,包括留守兒童,他們將來可以成長爲行業的能手,可以成長爲技術人員、工程師、科學家、教授,甚至院士,甚至於諾貝爾獎的得主。我覺得他們未來的發展存在着無限可能。我曾經請原來北大的周其鳳校長給學生做了一場報告,他講了他的童年,他出生於湖南農村,小時候非常苦,交不起學費,他是靠老師資助他學費上學,到了家裏有錢的時候再把錢還給老師。所以我看到網上他抱着他母親的那張照片,我覺得特別能夠理解。說實在看到這張照片我也眼睛發熱,因爲我瞭解了他的童年。1998年獲得諾貝爾學獎的崔琦,他就是河南農村的孩子,他小時候很多時間是幫他的母親到地裏幹活。但是他們後來有了很好的發展,只要我們對他們給予足夠的關注,我想他們會成爲各行各業的人才。我們國家的目標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如果不給予留守兒童和鄉村孩子足夠的關注,那我們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這個目標就無法實現。所以農村的孩子、留守兒童,我把他看成是人力資源有待開發的“富礦”,他們有着無限的潛能,他們有着無限的發展可能,所以我們要高度關注。[ 2016-03-09 09:52 ]
劉長銘
第三,我們要研究他們的需求,我們要研究鄉村辦學的規律。鄉村學校不能是城鎮學校的那種模式的複製,鄉村的教育也不是城市升學教育的一種簡單移植。他們有着特殊的需求,特別是對於留守兒童,當父母不在身邊時,他們在情感、心理方面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愛,他們有着特殊的發展特點,他們有着特殊的需求,我們應該研究這些需求,在研究這些需求的基礎上來認識鄉村學校的發展特點,怎樣把鄉村學校打造成一個他們溫馨的家,能夠更好地調節他們在學校的生活來補償他們父母不在身邊的情感需求。我們的學校無論如何是難以或者不可能完全替代父母的,當然現在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使得孩子和父母的感情更加拉近,我們現在有了很好的通訊手段,我們可以用視頻的方式讓孩子和父母經常溝通,在網上見面,這都是很好的手段。[ 2016-03-09 09:54 ]
劉長銘
第四,在研究鄉村學校辦學規律的基礎上,在研究鄉村學校教育特點的基礎上,我們要加強教師的培訓。我總覺得要關心教育,首先要關心教師的發展,有了好老師就有好學校。所以解決鄉村教育的問題需要有一個組合拳的方案,除了今天利用技術手段來向鄉村學校、鄉村教師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之外,我們還要在研究鄉村教育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師的培訓。要總結留守兒童的一些教育特點,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培訓,打造一支適應鄉村教育、特別是適應做好留守兒童教育的一支教師隊伍。[ 2016-03-09 09:55 ]
劉長銘
最後,我們要培育一個教育人才市場。在今年頒佈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教育部分有這樣一句話:就是加強教師隊伍,特別是鄉村教師隊伍,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通過政府購買崗位等方式解決結構性、階段性、區域性教師短缺問題。我們在考察鄉村學校的時候,一個突出問題就是鄉村教師的缺編,教師師資不足。根據“十三五”規劃的精神,我們必須打造一個我們國家的教育人才市場,我們可以通過培訓,培訓一批自由的教育工作者,他們不屬於某一個學校,他們可能屬於社會,我們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購買服務首先要有市場,這樣一個市場的形成有利於教師合理的流動,教師合理流動就有利於教育的均衡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教師編制的問題,同時也有利於現在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通過購買人才、購買教師服務這樣一種方式來解決鄉村學校階段性的師資不足問題。[ 2016-03-09 09:57 ]
劉長銘
留守兒童、鄉村教育是今天社會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特別是十八大以後,中央一系列文件提出了五個發展理念,其中“共享發展”,我們要把共享發展的理念體現在鄉村兒童教育這個問題上。[ 2016-03-09 09:58 ]
經濟日報記者
請問胡曉義委員,今年預算報告提出養老金將上漲6.5%左右,實現了十二連增,但這是自2005年以來養老金第一次漲幅低於10%,請問您怎麼看待這個調整?因爲我父母對退休了,所以非常關注這個問題。[ 2016-03-09 09:59 ]